“確定。”
那蒙面黑甲開口答道。
“以影衛(wèi)的能力,這點小事確實不可能有失?!睉c帝嘆了一口氣。
“那就只能是老六確實缺根筋,真不懂男女之事,所以才沒有提許昌也在白寧宮之事?!?/p>
“又或者是許昌有所察覺……”
慶帝搖搖頭,自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,“倒更像是老六沒有說實話……老六今天確實有些異常,難道是老六終于開智了?”
慶帝身后的影衛(wèi)并未開口,他好像一臺機器,靜靜的等待口令。
“你到前面來。”
那影衛(wèi)走到慶帝面前,單膝跪地。
“把面具摘下……”
影衛(wèi)明顯遲疑了一下,還是聽話的將面具摘下。
這影衛(wèi)從不以真面目示人,整個京都,除了慶帝自己,無人知道影衛(wèi)有幾人,都是哪些人。
既然摘下面具,這就意味著他不再是影衛(wèi)了。
慶帝繼續(xù)說道,“從今日起,你就叫白影,以后你就是老六的人了,務必護老六周全?!?/p>
白影拱手答道,“屬下遵命!”
“你跟老六之前,最后在幫朕做一件事,你在京中散播消息……”
“就說老六突然開竅,御前獻策,為朕解洪河水患憂思,乃真大慶祥瑞也?!?/p>
白影沉思片刻,便明白了慶帝的用意。
慶帝這是要以六皇子當誘餌,逼許昌動手,再以謀殺皇子之罪除掉許昌。
“屬下遵命!”
……
翌日。
真龍殿。
慶帝說完治水新策之后,大殿之上,文武百官皆是嘩然……
昨日,白影奉慶帝之命,已經(jīng)將六皇子獻策的事情散播了出去。
文武百官也都有所耳聞,只是沒人當一回事,皆以為是個謠言。
畢竟,整個京都,誰不知道這六皇子是個傻子,根本不可能獻策,更不可能想出如此狠辣的計策。
甚至今日排隊入宮的時候,宮門外也聚集了不少京都百姓。
他們齊聲高喊著,“慶帝圣明,老六祥瑞,大慶興盛,百姓有幸!”
大臣們都不愿意相信。
直到親耳從慶帝口中聽到……
此計也太狠毒了!
“束水攻沙”加高河堤,提高河水流速,“九族綁定工程”讓所有河官將九族遷移到河堤之下。
這洪河一旦決堤,九族之內(nèi)無一幸免,直接滅族!
這是人能想出來的計策?
閻王都不敢這么劃生死簿吧!
六皇子天生癡傻,這毒計怎么可能是六皇子想出來的?
左相廖白捋著白須,莫名的有些驕傲。
莫說是你們了,就連老夫今日第二次聽這“九族綁定工程”也是汗毛直豎啊。
老夫這個三朝元老也從未聽過如此傷人和的毒計?。?/p>
右相黃天盛也是臉色發(fā)白,緘口不言。
生怕多說一句,這治水欽差的差事就落到自己頭上了。
站在左側(cè)行首的太子楚凌微微皺眉。
老六那個傻子怎么提出如此毒計,倒像是父皇自己想出來的,又覺得此計太毒,讓老六出來背鍋。
楚凌眉間很快就舒展開了。
不管是不是老六出的計策,都無關(guān)緊要。
老六雖然頂著祥瑞的名號,但一個沒有母族勢力、不受寵的傻皇子還不至于威脅到本宮。
慶帝看著文武百官,無一人提意見,繼續(xù)說道,“老六不愧是我大慶祥瑞!”
“獻此良策,解朕憂思,這洪河水要是治好了,這老六更是功德無量啊?!?/p>
文武百官皆是無語。
如果這治水新策真是六皇子想出來的,那這六皇子哪里是什么祥瑞?。?/p>
分明就是活閻王?。?/p>
此時,兵部尚書許昌表情陰冷,后背已經(jīng)被冷汗浸濕。
如果這毒計是六皇子出的,那六皇子絕不可能是個傻子,六皇子這是在藏拙!
他現(xiàn)在十分后悔,昨日不應該聽柳貴妃的話,沒有將六皇子直接做掉,這才留下了大患。
不行!不管六皇子是真傻還是裝傻,都不能讓慶帝看重他。
必須阻止慶帝施行此治水之策。
許昌走到大殿中央,拱手說道,“陛下,微臣覺得六皇子此策不妥?!?/p>
“其一,且不說這治水新策可不可行,就說這讓河官的九族全部遷移至河堤之下,這太過勞師動眾了。”
“其二,這治過水的河官,沒有百人也有八十,有的已經(jīng)升遷,有的已經(jīng)致仕……”
“因為六殿下的計策,這些人都得帶著一家老小全部趕赴洪河,未免有些不體恤官員們了?!?/p>
“還請陛下三思……”
許昌和其他官員不同,許家可是大慶四大家族之一,這世家大族的勢力可不容小覷,就連慶帝也要禮讓三分。
所謂鐵打的世家,流水的王朝。
他自然有底氣公然反對慶帝。
許昌說罷,立馬有一大批官員跪地附和。
“請陛下三思!”
這附和許昌的官員當中,有他的族人,有他提攜的人。
也有曾經(jīng)當過河官的人,若此策真的實施了,那他們就得帶著一家老小去洪河治水啊。
無奈他們品階低,人微言輕啊。
見兵部尚書許昌這個二品大員站出來反對,立馬就出來跟著附和了。
太子楚凌看了許昌一眼,斟酌著要不要也站出來反對,想想還是算了。
這種時候,本宮還是置身事外的好。
慶帝看著許昌。
老六此計明明是良策,這個許昌卻還要帶頭反對。
這就是他不喜世家大族的原因,動不動就出來唱反調(diào),尤其是這個許昌……
朕剛剛登基之時,朝局不穩(wěn)的時候,世家大族是可以穩(wěn)住朝局。
但如今,每當朕想要大展宏圖的時候,這些世家大族又成了朕的絆腳石。
他的眼神逐漸變冷
“九族人太多不好遷移,那就遷移三族,至于說朕不夠體恤官員……”
慶帝猛的拍了一下龍椅,“朕倒是體恤你們了,那誰來體恤洪河沿岸,年年受災的百姓們呢?”
“朕心意已決!”
“朕不僅要按老六的治水新策執(zhí)行,還要讓老六來當這個治水欽差,南下益州,治水賑災!”
慶帝洪亮的聲音在大殿之內(nèi)落下,瞬間鴉雀無聲,針落可聞。
左、右丞相也都十分意外。
他們也沒想到,慶帝竟然會讓六皇子親自去益州監(jiān)督治水。
右相黃天盛,甚至有些幸災樂禍。
這六皇子自己出的毒計,他自己也沒想到慶帝會讓他當這個治水欽差吧。
六皇子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啊。
太子楚凌懵了。
賑災這種可以攢政績的事,父皇一向都是讓我去,怎么突然把這差事給老六了?
雖說還有個治水的任務,說白了也是走個過程……
他立馬站了出來,“父皇,讓老六去賑災,兒臣覺得不妥!”
“老六天生癡傻,雖然已經(jīng)十八,但從未參與過政事,甚至連皇宮都沒有出過……”
“賑災這么重要的事情,讓老六去,這是對益州災民的不負責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