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史府。
劉波愁眉莫展。
他本以為這個六皇子比太子好糊弄,沒想到上來就打起了戰(zhàn)備糧倉的主意。
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。
秦師爺試探性的問道,“老爺,您這是為六皇子的事發(fā)愁?”
劉波嘆了口氣,“是啊,這慶帝派皇子來賑災(zāi),只不過是走個過程……”
“忍痛掏些銀兩把這十萬石糧食給六皇子送去,確實(shí)可以應(yīng)付過去?!?/p>
“但……”劉波壓制住跳動的眼皮,“我總覺得哪里不對勁。”
秦師爺顯然早有成算,“老爺,您不妨按照六皇子的提議,直接寫本奏折,參六皇子一本。”
“便可將這私自開戰(zhàn)備糧倉的事情摘干凈。”
劉波還是皺著眉,“可這樣做,我不是把這六皇子給得罪了嗎?”
秦師爺笑著說道,“老爺,這京都到益州,書信一來一回,也要數(shù)日。”
“等六皇子知道自己私自開戰(zhàn)備糧倉的事被慶帝知道了,估計他已經(jīng)回京都了,他要是想報復(fù)老爺您,也來不及了?!?/p>
“再說了,這可是六皇子自己說的,況且,一個無權(quán)無勢的傻皇子,老爺您又有什么好怕的呢?!?/p>
劉波眉頭舒展,“好,還是秦師爺想得透徹,那就這樣辦,我這就寫奏折。”
……
東河縣。
洪河堤壩已經(jīng)決堤二十多日,東河縣接近三分之一百姓的房屋、田地被沖毀。
數(shù)以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。
楚羽一行人來到東河縣縣衙。
縣衙門口排著長龍,都是東河縣的難民來領(lǐng)取免費(fèi)的粥喝。
楚羽剛下馬車,就聽見了外面的喧嘩聲。
“粥沒了?”
“怎么就沒了?你們讓后面的這么多人怎么辦?”
“本來就一天只發(fā)一次粥,就這一次還不夠所有人吃的?!?/p>
施粥的衙役一臉不耐煩,“沒了就是沒了,誰叫你們不早點(diǎn)來,能怪誰?。俊?/p>
“明日早點(diǎn)來,明日發(fā)的粥還會更少。”
聽了衙役這話,人群頓時沸騰了!
“什么?”
“這還讓不讓人活了?!?/p>
“今天這樣,都有一半的人沒吃到粥,明日還要更少?”
衙役瞬間變臉,抽出腰間的佩刀,“怎么?你們這是要造反嗎?”
“縣衙也沒有余糧了,你們就扛著吧,等到朝廷的賑災(zāi)糧到了再說吧?!?/p>
這時,楚羽已經(jīng)走到了那名衙役的身邊。
衙役看著楚羽一身尋常百姓的常服,毫不客氣的說道,“你想干什么?都說了沒粥了,還不快走?!?/p>
說著,衙役拿著刀在六皇子面前晃動。
白影一把抓住了衙役的手腕,稍稍一用力,那佩刀掉在地上,衙役疼得哇哇直叫。
“啊……快松手,你們是誰,你到底想干什么?”
白影冷冷的說道,“瞎了你的狗眼,這可是六殿下!”
衙役臉色瞬間變白,他確實(shí)已經(jīng)得到消息,六皇子親自來益州賑災(zāi),可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就是今天。
他連忙求饒,“六殿下饒命,是小人有眼不識泰山……”
一聽是六皇子來了。
東河縣的百姓們都沸騰了!
“六皇子!”
“那位就是六皇子啊!”
“太好了!大慶祥瑞,貪官克星來了,我們有救了!”
曾經(jīng)治過水的河官已經(jīng)先六皇子一步,攜家?guī)Э趤淼搅艘嬷?,六皇子如何出毒計坑害河官的事跡早就在益州傳開了。
但河官口中的活閻王,在百姓眼里卻是大慶的祥瑞,災(zāi)民的救星。
楚羽對著那名衙役冷冷的說道,“把你們縣令叫出來?!?/p>
白影這才松開手。
那衙役捂著手腕,朝縣衙內(nèi)跑去。
沒多久。
一個頂著將軍肚的中年男子跑到六皇子面前。
他整理一下綠色官袍,“下官東河縣縣令杜如之,見過六殿下。”
楚羽看著杜如之微微皺眉。
這東河縣年年鬧水患,這杜如之身為一縣縣令,竟然如此富態(tài)。
可想而知這東河縣百姓的處境啊。
“杜縣令,這么多東河縣的百姓都還沒吃上粥了,趕緊讓人去煮粥,必須保證每人每天至少一碗粥。”
杜如之看了看六皇子一行三人,在看看他們乘坐的馬車,一臉為難。
“六殿下,這縣衙也沒有余糧了,要是按照您的要求,每人每天至少一碗粥……”
“那縣衙里的糧食撐不過三天?!倍湃缰畨旱吐曇羿洁欤氨鞠胫軗蔚搅钕聛碣c災(zāi),誰曾想六殿下您竟然是空手而來?!?/p>
楚羽表情變得冷冽,“賑災(zāi)糧已經(jīng)在路上了,今日就會有十萬石糧食到,你先把粥煮上,必須保證今日所有災(zāi)民都能喝到粥。”
杜如之微微皺眉,暗暗腹誹。
這每天限量施粥,雖然不能保證所有災(zāi)民都有粥喝,至少不至于讓災(zāi)民造反啊。
心里雖有不贊同,但他還是拱手說道,“下官遵命。”
他并沒有把六皇子放在眼里。
這個傻皇子,這可是你說的,要是一口氣把糧用完了,你說的糧還沒到,那百姓要是造反,那可全怨你。
一聽這話。
排隊(duì)的災(zāi)民頓時爆發(fā)出熱烈的掌聲。
“太好了!六皇子不愧是大慶祥瑞!”
“只要有六皇子在,至少能保證我們不被餓死了?!?/p>
邢月看著百姓的歡呼聲,心中十分高興。
看來這六皇子也不只會出毒計報復(fù)別人,也是能干點(diǎn)正事的。
等縣衙煮粥期間。
楚羽沒有進(jìn)入縣衙,而是站在縣衙門口看著災(zāi)民。
他的眉頭微皺。
這東河縣的百姓已經(jīng)受災(zāi)多日,怎么這排隊(duì)的隊(duì)伍中混著不少人,穿著雖破,但面色紅潤,一點(diǎn)也沒有挨餓的模樣。
楚羽摸著下巴深思。
想必是這些比自己先到益州的河官們,提前商議的主意吧。
本來賑災(zāi)糧就不夠,他們故意安插一些人假裝災(zāi)民,消耗賑災(zāi)糧……
這是想讓我賑災(zāi)不利,在聯(lián)合起來參我一本,讓慶帝改變主意,不再延用我的治水新策啊。
這時,一鍋鍋剛煮好的粥被抬了出來。
東河縣的百姓們都激動萬分。
“太好!”
“這次有這么多粥,人人都有粥喝了?!?/p>
楚羽突然攔住開始盛粥的衙役,“等下!”
正當(dāng)眾人不解之際,六皇子接下來的動作,更是把眾人搞懵了。
只見六皇子彎下腰,從地上抓了一把沙,摻進(jìn)了粥里。
楚羽開口說道,“像這樣,往粥里摻沙,加多點(diǎn),必須保證每一碗粥里都混著沙?!?/p>
眾人臉色都是一沉。
好好的粥,六皇子為什么要往里加沙子?
這不是糟蹋糧食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