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雨落晴川的私信箱沈雨晴的電腦屏幕在昏暗的宿舍里泛著幽幽藍光,
右下角的論壇私信圖標不斷閃爍。她咬了一口已經(jīng)涼透的肉松面包,
奶油粘在嘴角也顧不上擦,迅速點開了那個熟悉的頭像——臨淵。"你的新章節(jié)我看了三遍。
"消息這樣開頭,"尤其是主角在雨中的獨白,寫得真好。"沈雨晴感覺胸口泛起一陣暖意,
手指在鍵盤上飛舞:"真的嗎?我最忐忑的就是那段,怕太矯情了。""恰恰相反。
"對方的回復(fù)快得仿佛守在電腦前,"那種被雨淋濕的真實感躍然紙上,
讓我想起王家衛(wèi)電影里的雨夜鏡頭。"這是他們在"墨香閣"文學(xué)論壇相識的第九十七天。
沈雨晴大四,中文系,在這個小眾文學(xué)論壇上連載自己的小說已有半年。
而臨淵是論壇的資深用戶,據(jù)說曾經(jīng)出版過一本銷量慘淡的詩集。她翻看過他的舊帖,
那些關(guān)于文學(xué)理論的討論晦澀難懂,但給新人作者的評論卻總是溫和而精準。"對了,
你上次提到的那家舊書店,我今天居然找到了。"沈雨晴掏出手機,
拍下傍晚偶遇的那家藏在大學(xué)城角落的"墨香書屋",風鈴在夕陽下閃著細碎的光。
發(fā)送鍵剛按下,新消息就跳了出來。"等等..."臨淵的回復(fù)帶著罕見的停頓,
"這家書店在大學(xué)路后巷?"沈雨晴放大照片,
在角落里看到一個模糊的紅色招牌:"你怎么知道?""因為照片右下角那家'老張煎餅',
我每周三都會去買早餐。"她的手指懸在鍵盤上方,胸口突然傳來一陣異樣的悸動。
這意味著她與這個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聊了幾個月的陌生人,可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,
甚至可能只有幾站地鐵的距離。窗外的雨聲漸漸大了起來,打在宿舍的窗玻璃上,
形成一片模糊的水幕。沈雨晴看著屏幕上那個對話框,
突然意識到她正在與一個可能就住在三公里內(nèi)的陌生人分享自己最私密的文字創(chuàng)作。
"所以...你也在江城?"她慢慢打出這行字,按下發(fā)送時心跳如擂鼓。"看來是。
"臨淵發(fā)來一個笑臉表情,"大學(xué)城東區(qū),江大附近。"沈雨晴猛地坐直身體,
不小心碰翻了手邊的馬克杯,殘存的咖啡在桌面上蔓延。江大就在她學(xué)校隔壁,
步行不過二十分鐘。林小雨從床鋪上探出頭:"怎么了?見鬼了?""比見鬼還可怕。
"沈雨晴喃喃道,"我那個文學(xué)論壇的朋友...就住在隔壁學(xué)校。
"第二章 城市地圖上的交點"我在江城師大,中文系。
"沈雨晴猶豫了整整三分鐘才按下發(fā)送鍵,然后立刻把手機扔到床上,仿佛它會燙手似的。
林小雨從上鋪爬下來,八卦之魂熊熊燃燒:"給我看看你們聊什么了?天啊,
你們該不會已經(jīng)在同一家店吃過飯了吧?"沈雨晴搶回手機:"別鬧,我們只是網(wǎng)友。
"但屏幕亮起的瞬間,
奶茶店、銀杏樹下的二手書店、連招牌都快掉光的川菜館..."這些地方...你都去過?
"她顫抖著手指回復(fù)。"每周至少一次。周三下午我通常在那家奶茶店寫稿。
"沈雨晴瞪大了眼睛。上周三她確實去過那家店,坐在靠窗位置改了一下午論文。
那天窗外下著小雨,她還拍了一張雨水在玻璃上蜿蜒的照片發(fā)在朋友圈。
"我當時可能就坐在你隔壁桌..."她不由自主地打出這行字,又趕緊刪掉。這太奇怪了,
像某種stalker的發(fā)言。最終她只發(fā)了個驚訝的表情。
臨淵的回復(fù)出乎意料:"靠窗座位,木桌上刻著一句'人生如逆旅'?
"沈雨晴的手指僵住了——她確實注意到過那個刻痕,還用指尖描摹過那些字的凹槽。
一種奇特的戰(zhàn)栗感順著脊背爬上來,她突然意識到,在這座百萬人口的城市里,
他們可能已經(jīng)在無數(shù)個平行時刻擦肩而過。接下來的對話如同打開了閘門。
他們發(fā)現(xiàn)都喜歡那家奶茶店的茉莉奶綠,都抱怨過同一條街上永遠修不好的路面坑洼,
甚至可能曾在同一個下雨天躲進過那家二手書店。深夜一點,當宿舍其他人都已入睡,
沈雨晴還在黑暗中盯著發(fā)光的屏幕,嘴角掛著不自覺的微笑。"我記得那天的暴雨。
"臨淵寫道,"書店老板放了一張黑膠唱片,是《海上鋼琴師》的原聲。"沈雨晴記得。
那天她渾身濕透沖進書店,老板遞給她一條毛巾,而背景音樂正是那首熟悉的鋼琴曲。
更令她心跳加速的是——那天下午三點十七分,
一個穿深藍色襯衫的男人在文學(xué)區(qū)翻閱博爾赫斯詩集時,曾與她四目相對。
她沒敢問臨淵那天穿什么顏色的衣服。第三章 咖啡館的邀約一周后的早晨,
沈雨晴頂著黑眼圈走進教室。昨晚她和臨淵聊到凌晨三點,從文學(xué)理想聊到食堂的黑暗料理,
從喜歡的作家聊到最難忘的一場電影。"你看上去像被吸血鬼吸干了精氣。
"林小雨遞給她一杯咖啡,"所以,那個神秘網(wǎng)友約你見面了嗎?
"沈雨晴差點被咖啡嗆到:"當然沒有!我們只是..."她的手機震動起來,
屏幕上顯示一條新私信。林小雨露出"我就知道"的表情。"要不要見個面?
"臨淵的消息直白得讓沈雨晴屏住呼吸,"就這周六下午,大學(xué)路那家'紙墨咖啡'。
"沈雨晴盯著這條消息看了足足十分鐘,大腦飛速運轉(zhuǎn)各種可能性:萬一他是個騙子呢?
萬一見面后彼此失望呢?萬一這段珍貴的線上友誼毀于一旦呢?"別慫啊。
"林小雨湊過來看屏幕,"帶我去,我坐隔壁桌,有情況就摔杯為號。"沈雨晴推開她的臉,
深吸一口氣回復(fù):"好。"然后迅速補充,"我?guī)б槐敬迳洗簶涞摹杜餐纳帧纷鳛榘堤枴?/p>
""那我就帶一杯熱美式和一本博爾赫斯。"臨淵的回復(fù)幾乎立刻到來,"不用擔心,
如果你覺得不自在,我們隨時可以結(jié)束。"下課鈴響起,
沈雨晴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一節(jié)課都沒聽進去,筆記本上寫滿了"周六下午三點"和"紙墨咖啡"。
她反復(fù)點開臨淵的資料頁,那里除了一串注冊時間和寥寥幾條書評外幾乎空白。
這個在網(wǎng)絡(luò)上與她分享過無數(shù)深夜對話的人,突然變得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。
"至少確定他不是個老頭。"林小雨看著那賬號說,"看用詞習慣,頂多三十歲。
"沈雨晴把臉埋進手掌:"我為什么要答應(yīng)?我們連對方真名都不知道!
""但你知道他喜歡博爾赫斯勝過馬爾克斯,知道他在雨天會聽爵士樂,
知道他吃煎餅不加蔥。"林小雨聳肩,"比起名字,這些不是更真實嗎?"周六中午,
沈雨晴在衣柜前換了五套衣服,最終選了一條淺藍色連衣裙和白色開衫——既不過分正式,
又不顯得隨意。她對著鏡子練習微笑,又懊惱地擦掉重新畫了三次的眼線。
"你這是要去面試啊?"林小雨啃著蘋果問。"比面試可怕多了。"沈雨晴嘆氣,"見網(wǎng)友。
"她提前二十分鐘到達咖啡館,手里緊攥著《挪威的森林》,心跳快得幾乎要蹦出胸腔。
透過玻璃窗,她看到靠窗位置坐著一個穿深藍色襯衫的男人,
面前擺著一杯咖啡和一本精裝書,時不時看向門口,修長的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。
沈雨晴深吸一口氣,推門而入。第四章 紙墨咖啡的相遇沈雨晴推開"紙墨咖啡"的玻璃門,
風鈴清脆地響了一聲。她的手指緊緊攥著《挪威的森林》,書脊硌得掌心發(fā)疼。
咖啡館里飄蕩著輕柔的爵士樂和咖啡香氣,靠窗位置那個穿深藍色襯衫的男人抬起頭,
目光與她相遇。"臨淵?"她走到桌前,聲音比自己想象的還要顫抖。男人站起身,
比她預(yù)想中高出大半個頭。他有一雙形狀好看的眼睛,眼角微微下垂,給人一種溫和的感覺。
此刻那雙眼睛里閃爍著驚訝和愉悅:"雨落晴川?我是徐臨。"原來他不叫臨淵,叫徐臨。
沈雨晴突然意識到他們交換了真實姓名,這比在網(wǎng)上聊天要正式得多。"我...我?guī)Я藭?/p>
"她有些笨拙地舉起《挪威的森林》。徐臨笑了,
眼角的細紋讓他看起來比網(wǎng)上的文字更有溫度:"我看到了。要喝點什么?
我猜...焦糖瑪奇朵,半糖?"沈雨晴驚訝地睜大眼睛:"你怎么知道?
""你在論壇提過一次,說這是你熬夜趕稿的必備燃料。"徐臨走向柜臺,
背影挺拔得像一棵白楊。等他回來時,除了咖啡,還帶了一個小小的禮物盒。"見面禮,
"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,"論壇十周年限量版的《博爾赫斯詩選》,有他譯者的簽名。
"沈雨晴接過書,翻開扉頁,看到上面龍飛鳳舞的簽名和日期。
"這太貴重了..."她輕聲說,指尖撫過那些凸起的字跡。"沒什么,正好多買了一本。
"徐臨擺擺手,但沈雨晴注意到他的耳尖微微發(fā)紅,"對了,我也帶了禮物。
"她從包里拿出一個手工縫制的書簽,上面繡著一句詩:『眾里尋他千百度』。
"我自己做的,"她不好意思地解釋,"繡得不太好...""很漂亮。
"徐臨認真地將書簽夾進手中的書里,"正好配我的新書。"他們聊起各自喜歡的作家,
聊起第一次發(fā)現(xiàn)對方帖子時的印象,聊起論壇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。
三個小時在咖啡的香氣中飛快流逝,沈雨晴驚訝地發(fā)現(xiàn),網(wǎng)上的那種默契在現(xiàn)實中更加明顯。
徐臨說話時習慣微微前傾,像是在聆聽什么珍貴的聲音;他笑起來會先眨一下眼睛,
仿佛在確認這個笑容是否合適;他引用喜歡的詩句時,手指會在空中劃出無形的韻律。
"我該回學(xué)校了,"窗外天色漸暗時,沈雨晴有些不舍地說,"再晚就沒公交車了。
""我送你。"徐臨立刻起身,"反正順路。"他們并肩走在暮色中的大學(xué)路上,
路燈一盞盞亮起,為他們的影子拉長又縮短。沈雨晴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不再緊張,
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奇妙的安定感,仿佛他們已經(jīng)這樣走了很久。
"下周末..."在公交站分別時,徐臨似乎鼓起勇氣,"江城書展,要一起去嗎?
聽說有你喜歡的推理作家會來簽售。"沈雨晴抬頭看他,路燈的光落在他側(cè)臉上,
勾勒出好看的輪廓。"好啊,"她說,"我一直想去。"公交車緩緩進站,她踏上臺階,
回頭看見徐臨站在原地目送她,手里拿著她送的書簽,在燈光下閃閃發(fā)亮。
第五章 書展與雨江城書展人頭攢動,沈雨晴踮起腳尖在入口處張望。手機震動,
徐臨發(fā)來消息:"南門右側(cè)柱子下,穿灰色襯衫。"她穿過人群,
看到徐臨舉著兩本書當信號,今天他戴了一副黑框眼鏡,看起來比咖啡館見面時更顯書卷氣。
"等很久了嗎?"沈雨晴小跑過去,劉海被汗水黏在額頭上。
徐臨從包里拿出一瓶冰鎮(zhèn)烏龍茶:"剛到。喝點水,今天特別熱。"他們隨著人流進入展廳,
徐臨自然地走在靠外側(cè),為她擋開擁擠的人群。沈雨晴發(fā)現(xiàn)他對書展布局異常熟悉,
輕車熟路地帶她穿過迷宮般的展位。"你常來書展?"她接過徐臨遞來的宣傳冊。"嗯,
算是工作關(guān)系。"徐臨的回答有些含糊,很快轉(zhuǎn)移話題,"你喜歡的推理作家在C區(qū),
簽售兩點開始。"他們在推理小說展位流連許久,沈雨晴完全沉浸在最新出版的懸疑系列中,
直到徐臨輕輕碰了碰她的肩膀:"外面下雨了。"窗外已是大雨滂沱,
原定戶外的作者對談被迫取消。人群涌向出口,爭相叫車。
沈雨晴懊惱地看著簽售會的告示被雨水打濕。"跟我來。"徐臨忽然拉住她的手腕,
"附近有個地方可以避雨。"他們撐著一把傘奔跑在雨中,徐臨的襯衫很快濕透,
卻把傘大部分傾向沈雨晴這邊。轉(zhuǎn)過兩個街角,一家名為"止間"的小書店亮著溫暖的黃光。
"這是我朋友開的。"徐臨推開門,風鈴叮當作響,"樓上可以喝茶看書。
"書店二樓幾乎空無一人,老式留聲機放著爵士樂,雨水敲打著天窗。
沈雨晴發(fā)現(xiàn)角落里有臺古董打字機,黑漆表面泛著歲月的光澤。"1937年的雷明頓。
"徐臨順著她的目光解釋,"還能用。"沈雨晴好奇地撫過鍵盤:"真難以想象,
多少經(jīng)典作品是從這樣的機器上誕生的。"徐臨突然坐下,塞入一張紙:"送你一首即興詩。
"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,機械聲如雨點般清脆。五分鐘后,他撕下紙張遞給沈雨晴。
《雨日偶得》 "我們邂逅于字節(jié)與墨香, 你攜一場晴川的雨, 我?guī)е鴾Y底的微光,
在真實與虛構(gòu)的縫隙里, 種下一行行 會開花的文字。"沈雨晴臉頰發(fā)燙,
小心折起詩稿放入錢包:"我不知道你即興創(chuàng)作也這么好。""只是練得多了。
"徐臨摘下眼鏡擦拭,忽然指向前方書架,"你最喜歡的馬爾克斯,初版《百年孤獨》。
"接下來的三小時,他們就像發(fā)現(xiàn)寶藏的孩子,在書店里互相推薦各種珍本。
雨停時已近黃昏,徐臨堅持送她回學(xué)校。濕滑的路面上,沈雨晴腳下一滑,
徐臨迅速抓住她的手。那一瞬間仿佛有電流穿過,她想抽回手,卻被他更緊地握住。"路滑。
"他目視前方,耳朵卻紅得透明。直到宿舍樓下,他們的手都沒分開。
沈雨晴低頭看著兩人交握的手,徐臨的掌心溫暖干燥,與她想象中作家的手一模一樣。
"謝謝你今天...的詩。"她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。徐臨終于松開手,
從包里拿出那本她沒買到的簽名書:"給,剛才趁你去洗手間時排隊買的。
"沈雨晴瞪大眼睛:"可那邊隊伍那么長...""值得。"他簡短地說,然后后退一步,
"下次...還能一起逛書店嗎?"路燈下,他的輪廓被鍍上一層金邊,
沈雨晴突然很想記住這一刻的每一個細節(jié):"當然,隨時。"第六章 身份之謎"雨晴!
你快看這個!"林小雨踹開宿舍門,把手機懟到沈雨晴面前,
"你那個網(wǎng)友...是不是這個人?
"屏幕上是文學(xué)網(wǎng)站的專訪:《對話臨淵先生:當代文學(xué)批評的困境與出路》。照片里,
徐臨穿著正式西裝,神情嚴肅地坐在堆滿書的書架前。
沈雨晴的咖啡杯停在半空:"'臨淵先生'?""你不知道?他是小有名氣的評論家??!
前年那篇批判商業(yè)化寫作的文章在圈內(nèi)引起軒然大波。"林小雨劃動屏幕,"看,
他還獲過青年批評家獎。"沈雨晴想起徐臨對書展的熟悉,想起他書房照片里那些專業(yè)書籍,
想起他總是不愿多提的"工作"。她打開電腦搜索"臨淵先生"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