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幕下。
看著天幕中那少年仙人和財神爺?shù)幕?,許多人都心生恍然。
原來拜神是這樣拜的,原來求財神是這樣求的,學廢了學廢了!
在某些大聰明考慮著什么時候真去試試的時候,從趙公元帥這里得了還算滿意的答案后,李易轉身出了財神殿,又朝著正殿的方向走去。
路過文宣王殿時,里面恰好走出一位十六七歲年紀的古裝少女。
少女身段窈窕,穿一身淡藍色襦裙,烏黑秀發(fā)挽起,用一只金釵固定。
自文宣王殿走出時,那張精致的瓜子臉上還掛著濃濃的疑惑,雙眼更是不斷的觀察著左右,顯然對周圍的環(huán)境很是陌生。
等看到從另一邊走來的李易,少女眼神一亮,連忙開口道:“這位郎君,請問此地......”
沒等她把話說完,李易看了她一眼,擺手道:“北宋來的?用你理解的話解釋,這里應該是你所處時代九百年后的后世。
“剩下的等會兒再說,我還有點兒需要處理,你可以先自己在這附近轉轉?!?/p>
說完,李易直接從她身邊走過,留下茫然無措的少女整個人愣在原地。
愣住的不止突然出現(xiàn)的少女,還有天幕下歷朝歷代無數(shù)時空的古人。
宋以前的朝代都是疑惑:北宋?這是個什么朝代?沒聽說過??!
宋以后的朝代同樣疑惑:北宋?九百年后的后世?
這樣算的話,那位仙人所在的時間距離我們應該是......
然后,無論是宋以前還是宋以后的朝代,所有人都突然反應了過來——不對!這不是重點。
重點是,那少女是北宋的,卻出現(xiàn)在了九百年后的仙人面前。
這意味著什么?意味著他們或許也有機會去當面拜謁仙人??!
無論是北宋前還是北宋后的古人,尤其是歷朝歷代的皇帝與王公貴族,想通此事后一個個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。
如他們這般富貴已達極致的,畢生之追求除了家族繁榮外,可不就剩下了長命百歲、乃至長生不老了嗎?
甚至可以說,長生不老對他們來說比家族繁榮更加重要。
畢竟,家族再繁榮等他們一死也是別人的,而如果能長生不老,他們就能長長久久的享受家族的這份繁榮。
這一刻,所有人都死死的盯著天幕上那道少女的身影,恨不得把她看穿看透,看清她到底是怎么跨越九百年的時光出現(xiàn)在仙人面前的。
如果能夠復刻......
相比起北宋前和北宋后那些朝代的,北宋的那些皇帝更是直接就下起了命令。
“查!給朕查出這天幕之上女子的身份,查出她到底是如何前往后世面見仙人的。”
然而,這些皇帝的調查絕大多數(shù)都注定以失敗告終。
而在這整個天幕下,與其他達官顯貴想法不同的就唯有一個李格非。
看著天幕上出現(xiàn)的那位熟悉的不能再熟的少女,李格非感覺自己的心都差點從嗓子眼兒里跳了出來。
不是......這不是他家寶貝閨女嗎?
早上出門的時候還跟家里待的好好的呢,怎么一眨眼就跑到九百年后的仙人面前了?
認出天幕上那位少女的身份后,李格非心中第一時間生出的是濃濃的驚喜。
仙人啊!自家閨女前往了仙人之所在,這是千百年都難得一遇的仙緣??!
在這般仙緣面前,就算是給個皇帝都不換吧?
驚喜過后,緊隨其后又是濃濃的擔憂。
閨女這不聲不響就去了九百年后,和他們隔著的可不是空間上的距離,而是九百年的時間。
九百年,他的后代都得傳了四五十代了。
這么漫長的時間,他還能和閨女再相見嗎?
如果閨女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......
搖了搖頭,李格非壓下了心中的不舍。
他知道自家閨女是有本事的,只是時代限制了她未來所有的可能。
而現(xiàn)在,九百年后的仙人之所,或許對她而言是一個更好的選擇?
既然對孩子更好,那回不來就回不來吧。
至少,在這天幕之上他應該還時常能再看到。
諸多的念頭在心頭閃過,李格非轉身朝著大內而去。
他家閨女又不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性子,雖不說整日拋頭露面,但見過他閨女的人也絕對不在少數(shù)。
就算他想幫著隱瞞,也絕對瞞不住官家的調查。
與其如此,還不如他主動去向官家‘坦白’。
未來如何且不說,至少他的態(tài)度到了,能給官家留下一份好印象。
這一刻,無論是李格非還是北宋的諸多帝王與勛貴,因為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有人能‘穿越’而全都沉浸在驚喜與憂慮之中,還沒有一個人反應過來‘北宋’這兩個字背后的含義。
但天幕之上,在天幕出現(xiàn)的瞬間就跨越了九百年時光而來的少女,卻沒有他們那樣的驚喜。
“這......”
眼見李易留下兩句話后直接走遠了,少女看看李易遠去的背影,再看看身后的文宣王殿,臉上寫滿了茫然。
但很快,她突然轉過頭來,精致白皙的小臉上滿是錯愕的看著李易即將消失的背影。
“北宋???!”
清脆的聲音猛地拔高了幾度,少女快步朝著李易離開的方向追去,嘴上還不住的念叨著:
“有前即有后,有西即有東,有北即有南,遼賊果然南下了!”
少女腳下又加快了幾分,生怕李易突然就從眼前消失了。
“賊寇南下,勢大不可敵,官家只能南逃......是為北宋,南宋?
“如此一來,不知有多少......”
少女的自語聲斷斷續(xù)續(xù)。
但就是這斷斷續(xù)續(xù)如喃呢的聲音,卻像是三伏天里一盆冰水從天而降,直接將前一刻還在驚喜幻想的北宋君臣澆了個透心涼。
之前是因為太過激動,被突然的驚喜砸的一時沒反應過來。
如今聽了天幕上那少女的分析,這些君臣又怎會反應不過來她分析的是對是錯?
如今的大宋西有西夏,北有遼國。
遼宋之間雖也以南北互稱,但他們對遼的稱呼是北遼,遼稱宋亦是南宋,又何來北宋之說?
所以......答案大概就如天幕之上少女所說的那樣。
有西即有東,所以有了西漢東漢。
有北即有南,所以,與北宋相對的應該就是南宋。
本就被北遼稱作南宋的他們,又何來的北宋之說?
答案自然是......遼軍南下,勢不可擋,天子南逃,衣冠南渡。
北宋丟失了北方大片領土,于南方重新建起政權。
所以,遼人口中的南宋才成了宋人自己的‘北宋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