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月后,我們的"教育公平維權組織"正式成立了。這個組織取名為"公平之光",
寓意是為那些在黑暗中掙扎的孩子們點亮希望的明燈。成立當天,
我們就接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的50多個求助電話。"林墨,這個反響比我們預期的要大得多。
"組織的副會長、律師劉大偉對我說,"看來教育不公的問題確實很嚴重。""是的,
我們的任務很重。"我翻看著求助記錄,"但這也說明我們這個組織的必要性。
"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,我們成功幫助了20多個受害者維權。其中包括江西的李明,
他的分數被恢復后,成功考上了北京大學;還有山東的小王,
她揭發(fā)了當地的一個小型舞弊集團;云南的小張通過我們的幫助,
重新獲得了公平的評分機會...每一個成功的案例都讓我感到欣慰和自豪。
但我也深刻地認識到,這種工作的危險性。幾次我們都收到了威脅電話,
甚至有人在深夜跟蹤我們的工作人員。"林墨,要不我們還是低調一點?"劉律師有些擔心,
"這些利益集團的報復能力很強。""越是這樣,越說明我們做的事情是對的。
"我堅定地說,"如果因為害怕威脅就停止工作,那我們還怎么幫助那些受害者?"正說著,
我的手機響了。"林墨,我是教育部的王處長。"電話里傳來一個威嚴的聲音。
"王處長您好。""關于你們組織的工作,上級領導很關注。"王處長說,
"能不能抽時間到北京來一趟?我們想和你們詳細談談。""當然可以。"一周后,
我和劉律師一起來到了北京。在教育部的會議室里,我見到了幾位部級領導。"林墨同學,
你的事跡我們都了解了。"教育部副部長親自接待了我們,
"你為維護教育公平做出的貢獻值得表彰。""謝謝領導的肯定。"我說,
"但我覺得個人的力量還是太小,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真正改變現狀。
""這正是我們找你來的原因。"副部長說,
"教育部決定成立一個專門的'教育公平監(jiān)督委員會',希望你能擔任學生代表。
"這個邀請讓我很意外,但也很興奮。如果能夠參與到國家層面的教育改革中,
肯定比我們民間組織的力量要大得多。"我很榮幸能夠參與這項工作。"我說,
"但我希望能夠保留我們現有組織的獨立性,這樣可以從不同角度推進教育公平事業(yè)。
""這當然可以。"副部長點點頭,"我們需要的正是你這種敢于堅持原則的人。
"從教育部出來,我的心情很復雜。一方面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