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相信圖書館是全能的。徐聞會有意識地學習種植和養(yǎng)殖知識,他有相關技能等級,學得很快,甚至能舉一反三呢。
這些對徐家人很有幫助的。
徐聞在潛意識地給徐家人灌輸各種有用的知識,過幾年開放后,他們的思維應該能轉換很快,學習能力得到提高,人的信心就足了。
當然,具體做到什么地步,就看他們各人的悟性了。
只有寫給李梅的信最敷衍,他在給徐大強和李梅的信里,提幾句就夠了。
重點是專門給徐大強的信,那是滿滿的,讓徐大強有安全感,不讓他覺得兒子讀大學了,不記得他了。
即使他以后不怎么回去,他也想讓徐大強有被忽略的感覺。
各種徐大強可能用到的知識,他專門寫下來,盡可能通俗易懂,讓徐大強慢慢學。就當掃盲了。
看著徐大強歪歪扭扭的字,甚至還有很多錯別字,拼音和圈圈。
徐聞還是很感動的。
這就是父愛吧。
李梅沒有回信,只是在徐大強的信里,代理問候了一下。徐聞也不在意,他們這樣就夠了。再多就是強求了。
爺爺奶奶的信是徐玲玲幫忙寫的。畢竟,信都是她幫忙讀的。她現(xiàn)在正是最好奇的時候,最積極讀信和寫信了。
寫給爺爺奶奶的信就主要是美好的大學還有美好的京都啦。
徐聞還說等放暑假了,他會抽空去天安門看升旗,還有爬長城,再畫下來,描述下來給他們看。這樣的內容,這一輩的老人會很喜歡的,甚至還會出去跟其他老頭老太炫耀。
徐玲玲看著十哥寫的字那么漂亮,內容那么豐富,文字還挺優(yōu)美的,很羨慕。她感覺十哥寫得就是好,只是不知道怎么形容??磥硭€得繼續(xù)努力學習。
雖然她在班上的成績,也是名列前茅了??杀炔贿^就是比不過。學校都知道她是徐聞的妹妹,老師還是很關照她的。
徐聞信里都是盡量無形地鼓勵她,沒有讓她有太大壓力,免得厭學了。
對孩子刺激過分了,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的。
又不是每個人都像他那樣,有掛的。
說起來,他只有每天晚上睡覺前,檢查系統(tǒng)面板,才深刻體會到自己有外掛。
簡直是太爽了。
這種細水長流的感覺,真是讓人上頭。
時間在忙碌的學習中度過了,這一屆學生比較特殊,他們一年級只有半年,學習很緊。
下半年就有新的大一學生來報到了。
所有人都在努力,徐聞也如此。
現(xiàn)在還沒有收入,獎學金他還是要積極爭取的。
記性好,理解好,對學習文科真是太有用了。尤其是徐聞這么多年,一直在努力消化他現(xiàn)實世界的知識,后世的信息大爆炸起了很大的作用。
至少,他就比別人更容易理解國際關系,知道政治,軍事,科技,經(jīng)濟,文化都很重要。
這半年時間,徐聞已經(jīng)把很多大部頭歷史書啃了下來。比如史記,資治通鑒,四書五經(jīng),四大名著等等,還有各種人物傳記野史。
正能量的,幽默的,勵志的,他會提取出來,寫成通俗易懂的小文章,寫信回去的時候,會抄寫給徐玲玲看,讓她學習的同時,也潛移默化不少做人做事的人生哲理。
會要求她寫讀后感,寫寫村里的故事,當成日記或者周記,都是可以的。
假如徐玲玲以后理科成績不怎么好,練習好文筆,未來也是一種出路嘛。
甚至他還會要求徐玲玲給徐家人讀她寫的故事,這可都是鍛煉呢。
為此,在給徐大強的信里,他可是專門強調了對徐玲玲的監(jiān)督呢。
不用徐大強上心,李梅第一個重視起來了。
對李梅來說,她不敢指望徐聞,但是,徐玲玲可是她親女兒,她有出息肯定更好。
所以,別看她看信的時候,反應挺平淡,可內心還是很重視的。
她甚至已經(jīng)希望,一輩子都不要被人發(fā)現(xiàn)換子真相了。
徐聞始終相信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。
村里人對他好,有好的消息或者知識,他也會給村長寫信。別說,村長收到他的信的時候,非常驚訝,很激動。
“好孩子啊。好孩子?!?/p>
精明的村長,加強小輩們和徐家的友好交流,甚至盯上了一些徐家男丁的婚事,看看家里或者親戚家有沒有好的人選。
徐家啥都不多,就年輕的男丁多。徐聞他肯定不敢想,可那些堂哥還是可以的。
實在沒有嫁進去的,也可以娶進來嘛。
村長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。
尤其是村長媳婦和兒媳婦積極和徐家奶奶和媳婦交流,似乎有了不少苗頭呢。
徐家女人們也是愁啊。
好的媳婦和女婿人選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。必須得好好尋摸的。
尤其是最近徐聞也潛移默化強調了賢妻良母的重要性。
真的,一個壞甚至蠢女人能毀掉一家?guī)状说摹?/p>
之前徐聞刷了很多視頻,看到不少案例,感覺很唏噓呢。
可以笨,不能蠢。
要是又壞又蠢,那必須趕緊止損。
徐聞是在有意識地提高自己在徐家的話語權。還別說,挺有用的。
至少后面的婚嫁人選,咨詢了徐聞的建議。
徐聞畢竟信息有限,他只能提供方法,和老一輩的經(jīng)驗賬戶驗證。
比如男女雙方性格三觀合不合,什么叫三觀,得給他們科普一下。
還有雙方家庭的家風。
外貌反而不是最重要的,性格最重要。
最好是聰明能干拎得清的。
別小看這個時候的女人,很多還是聰明能干的。只是沒機會學習而已。
怎么說呢,徐聞認為,接下來的時代發(fā)展,很適合好人里的愛學習的人。
很多人在80年代,90年代沒趕上時代的發(fā)展,到了2000年后,就完全跟不上了。
整整20年的時間啊,完全錯過,多難受。
到時候他們子女長大,壓力是很大的。
對于徐聞來說,徐家后輩,自然是他們的父母負責,他最多指引學習方向。
不然,以后二三十個侄子侄女都要他接濟?
所以,為了以后的省事,他必須讓他的哥哥姐姐們卷起來。而不是什么事情都攬在身上。
還別說,有很多小說的情節(jié),就是男女主的鄉(xiāng)下親戚,不斷吸血他們的父親,甚至還不感恩,雖然那些人有大錯,但是,這其中也有他們父親的不對。
當時估計也只大方給錢了。
對于普通人來說,簡單伸手躺平就能拿錢,他們干嘛還努力?
胃口養(yǎng)大了,自然就有反噬。
所以,最初就應該讓他們提升自我,提供工作機會,而不是直接給錢。
直接報名給學費,讓他們去學習都行。
想起來,有人做小三能成功,有人失敗。為什么呢?
徐聞也不記得在哪里聽過例子了。
據(jù)說有個二奶,深市的,被港人包養(yǎng)。
人家不只是享受生活,干嘛呢?
拿錢來學習,不斷提升自己,等學成了,找了個好工作,就可以分手了。
反正就當和男朋友分手嘛,還能有分手費。
當時,聽到這個例子,徐聞都震驚了。這相當正能量啊。畢竟,雖然是小三,可人家也沒破壞家庭,沒謀財害命。只是拿著保養(yǎng)費學習而已。
現(xiàn)在徐家人有徐聞免費提供可能的知識,甚至還比較超前,簡直是太好了。
說不定,以后他們私下會偷偷感激李梅呢。
想到這里,徐聞覺得挺好笑的。
人和人相處是看緣分的。
李梅運氣好,她換來了內心有掛且善良的徐聞。
因為有掛,心態(tài)才能很平和地和徐家相處,在沒有自保能力的時候,甚至討好他們。從而,實現(xiàn)了假戲真做。
徐聞也不敢跟任何人說他早就知道一切。
溫馨的故事,好過充滿戾氣的故事。
所以,徐聞是真心希望一直維持這樣的感情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