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初七,皇兄離開的第十七天,自己登基的十五天。
紫禁城,太和殿。
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核心建筑,一直常朝的舉辦地。
面積約2377米,中央設(shè)七米高的金漆雕龍寶座,周圍環(huán)繞六根貼金盤龍大柱。
朱由檢擺著一張生無可戀的臉,走進了太和殿。
盡管第一次上早朝,但是還是興奮不起來,畢竟自己都穿越了,還得早起做牛馬,那自己豈不是白穿越了。
剛坐上龍椅,鴻臚寺贊禮官高喊:
“跪”
“叩首”
“興!”(起身的意思)
三跪九叩之后,百官高呼,
“吾皇萬歲萬萬歲?!?/p>
還別說,這動作還挺整齊的,很有氣勢,口號喊得也深得吾心。
心情竟然愉悅了起來,實錘了,自己就是俗人 ,愛慕虛榮,容易滿足。
“眾卿平身!”
侍立在自己左側(cè)的王承恩,高喊:
“有本啟奏,無本退朝。”
大殿安靜的有點尷尬,這是什么情況,
自己今天第一天上早朝不會這么草率吧,
還期待著有什么大戲看那。
又看了一眼黃立極,這老小子居然跟自己對眼后,向著后方看了一眼。
這是什么意思,這破首輔安排的不到位了,體驗太差,差評。
又等了幾息,朱由檢看確實大家都沒事,向王承恩遞了個眼色,
王承恩剛要開口喊退朝,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傳來。
“臣都察院監(jiān)察御史劉之鳳,彈劾吏部尚書周應秋三宗罪。
第一結(jié)黨營私,勾結(jié)文選司郎中李仁龍,公開賣官索賄。
第二諂媚閹黨,結(jié)交近使。
第三因私毀壞朝廷威望,其人品敗壞,人稱周日萬,據(jù)傳其每日要收賄賂一萬兩白銀,性質(zhì)極度惡劣。
請陛下嚴辦此撩,以正視聽?!?/p>
劉之鳳的奏報剛結(jié)束,緊接著,
“微臣,吏科給事中張慎言附議?!?/p>
“微臣....”
一連十幾個朝臣附議,
“微臣冤枉!”
吏部尚書周應秋趕緊出班奏報,
此時已經(jīng)有些慌亂了,前幾天自己刻意的疏遠了魏忠賢,積極聯(lián)絡(luò)了浙黨,晉黨等鄉(xiāng)黨的黨魁,
大家當時聊得很愉快,不是還準備接下來好好合作嗎?
怎么今天就變成這個局面了,搞自己干什么搞黃立極,搞魏忠賢啊。
其焦急的看向周圍的人群,卻是無一人與他對視。
朱由檢心里暗笑,終于看上戲了,自己估計還有臺詞那。
少卿,內(nèi)閣大學士張瑞圖也出班附議,隨后更多的三品以上官員出來附議。
周應秋,確實有些菜啊,
朱由檢見差不多了,出口問道:
“此事首輔怎么看?”
黃立極早知道有此一問,從容不迫的答道:
“此事既然有這么多人附議,臣覺得是該查查,也好...”
“好,就按首輔說的辦。”
朱由檢直接打斷了黃立極的長篇大論,自己還得搶人頭,不,是搶韭菜,哪有那閑工夫聽你叨叨。
隨后厲聲說道:
“錦衣衛(wèi)堂上官何在?!?/p>
“微臣錦衣衛(wèi)指揮使許顯純”
“把周應秋待下去,著錦衣衛(wèi)徹查此案。”
“微臣領(lǐng)旨?!?/p>
說著許顯純一揮手,上來兩名錦衣衛(wèi)體騎,把已經(jīng)癱瘓在地的周應秋,拖了出去。
“且慢..”此時已經(jīng)有大臣出聲阻止。
但是許顯純可不敢耽擱,只要皇上不說話,別人誰說話都一樣,都是個屁。
出聲的大臣見錦衣衛(wèi)不搭理他,趕緊向著龍椅上朱由檢躬身,說道:
“陛下此案涉及到朝廷二品重臣,應當三思會審,才符合朝廷法度,避免誤判?!?/p>
朱由檢早知道如此,不過還是和煦的說道:
“愛卿勿憂,錦衣衛(wèi)只負責前期偵緝,探查案情,搜集證據(jù),最后肯定會交給三司會審的?!?/p>
說話的大臣見狀,只好作罷。
周日萬,這名字真TM霸氣,一天一萬兩白銀,這顆韭菜有點大啊。
不過朕很是喜歡。
此時黃立極出班,躬身道:
“陛下,這吏部尚書既然出缺,應該及時補缺,免的耽誤朝廷運轉(zhuǎn)?!?/p>
朱由檢聞言,隨口問道:
“首輔可有人選。”
“臣舉薦前都察院左副都御使鄭三俊,此人為官清廉,不畏強權(quán)...”
“微臣附議”十幾二十個官員出來附議聲援。
“微臣舉薦南京兵部尚書王在晉,此人...”
又有幾個人出班附議。
朱由檢看著一臉的興奮,斗起來了。
“微臣舉薦南京翰林院掌院學士周延儒,周大人..”
.....
舉薦完,這些人又開始互相彈劾起來,
聽著都頭疼...
黃立極見皇上露出了不耐煩的表情,眼神示意。
都察院巡殿御史出列大喊
“肅靜,再有大聲喧嘩者,記錄在案?!?/p>
黃立極此時出列,躬身道:
“請陛下圣裁?!?/p>
老東西壞的很啊,讓我當廷圈點,我人名都沒記全。
先拖一下又不會死,如果當廷定下來,這幫人下去還怎么唱戲。
“著內(nèi)閣早朝結(jié)束后組織廷推,有結(jié)果后,奏報養(yǎng)心殿?!?/p>
“微臣領(lǐng)旨。”
黃立極心里有些小小不開心,要是能當廷圈點,那就不會有啥大問題,但是要廷推又得交換利益,扯皮。
王承恩此時再次大喊:
“有本啟奏,無本退朝。”
朱由檢此時心里被這幫大臣搞得煩得很,急需回去補覺。
沒想到此時又有人出列奏事。
“微臣都察院御史周翔,有本奏問。
自遼東巡撫自袁崇煥八月罷官后,遼東巡撫一直空缺,
遼東乃我朝軍事重鎮(zhèn),對大明至關(guān)重要。
朝廷應當從速任命新的巡撫,以安遼東局勢?!?/p>
“微臣都察院陳琦瑜附議?!?/p>
隨后又有幾個大臣附議。
朱由檢轉(zhuǎn)頭對黃立極問道:
“首輔此事內(nèi)閣有何看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