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星軌盡頭的骨鳴
阪泉城的觀星臺已矗立兩千載,青銅鑄就的周天星軌儀被歷代祭司的手溫焐得發(fā)亮。這日黎明,星軌儀的中心突然裂開道縫隙,縫隙中滲出銀紅交織的光粒,在空中凝結(jié)成塊不規(guī)則的骨片——骨片兩面分別刻著太陽系與M78星軌的圖騰,邊緣的鋸齒狀紋路正隨著宇宙脈沖輕輕震顫。
“祭司,星際航道傳來緊急骨訊?!蹦贻p的星骨族信使展開骨翼,翼膜上的星圖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色,“銀河系邊緣的‘混沌海’在擴張,所有穿過那里的飛舟都失去了聯(lián)系,最后傳回的畫面里,有黑色的骨龍在吞噬星軌?!?/p>
九黎氏現(xiàn)任祭司蚩明指尖撫過骨片,星軌儀突然發(fā)出刺耳的蜂鳴。儀盤上代表混沌海的區(qū)域浮現(xiàn)出深紫色的霧靄,霧靄中伸出無數(shù)黑色骨爪,爪尖滴落的黏液腐蝕著青銅儀盤,留下與骨片鋸齒吻合的刻痕。
【檢測到原始混沌氣泄漏,危險等級:滅世】
系統(tǒng)界面彈出的警告讓蚩明瞳孔驟縮。他想起啟辰祭司臨終前的預(yù)言:“當雙星系圖騰在骨片共生,便是混沌海破印之時?!眰髡f宇宙誕生之初,原始混沌氣凝結(jié)成九州鼎骨與M78星核骨,而混沌海正是未被馴服的原始混沌氣殘留之地,此刻的異動顯然與兩星系混沌氣的過度交融有關(guān)。
三日后,由百艘“昆侖級”飛舟組成的聯(lián)合艦隊駛出星際港。旗艦“骨血號”的龍骨由阪泉城靈鼎殘片與M78星核骨熔鑄而成,船帆上繡著幅巨大的骨符——符文中,金紅與銀藍的混沌氣纏繞成“卍”字,中央嵌著那塊剛出現(xiàn)的不規(guī)則骨片。
艦隊行至混沌海邊緣時,星空突然暗了下來。原本璀璨的星軌被深紫色霧靄吞噬,霧靄中浮出無數(shù)艘廢棄飛舟的殘骸,殘骸表面覆蓋著黑色的骨痂,痂下滲出的黏液里,能看見太陽系與M78星軌的圖騰在痛苦扭曲。
“是‘蝕骨霧’?!毙枪亲迮為L展開骨翼護住儀器,翼膜接觸霧靄的瞬間便泛起焦黑,“它在消解所有被馴服的混沌氣,讓星軌回歸原始混沌狀態(tài)?!?/p>
當夜,蚩明在旗艦的祭壇點燃骨火?;鸸庵?,那塊不規(guī)則骨片突然懸浮而起,投射出段古老的畫面:宇宙誕生之初,團混沌氣分裂成三股——銀紅兩股分別凝結(jié)成九州鼎骨與M78星核骨,深紫的第三股則被放逐至銀河邊緣,形成混沌海。畫面最后,道模糊的身影用骨片將三股混沌氣暫時隔絕,身影胸前的三足鼎印記與蒼的靈鼎一模一樣。
【解鎖創(chuàng)世秘聞:混沌三分】
系統(tǒng)提示音響起時,骨片突然炸裂成千萬光點。光點落在船員們的眉心,所有人同時看見幅清晰的星圖——圖中,混沌海的中心有顆黑色的星球,星球表面插著柄斷裂的骨劍,劍刃的殘片與他們手中的骨片完全吻合。
二、混沌海深處的骨劍
聯(lián)合艦隊突破霧靄層的剎那,所有儀器同時失靈。深紫色的海水中漂浮著無數(shù)發(fā)光的骨殖體,它們是被蝕骨霧同化的星球殘骸,殘骸中央的地核都化作了黑色的骨珠,珠體里封印著未被吞噬的星軌碎片。
“看那里?!彬棵髦赶蚧煦绾V行牡暮谏乔颍乔虺嗟捞幁h(huán)繞著圈銀色光環(huán),光環(huán)竟是由無數(shù)把斷骨劍組成,每把劍的劍柄都刻著不同星系的圖騰,“那是‘萬骨?!?,傳說被混沌海吞噬的文明都會在這里凝結(jié)成骨殖體?!?/p>
當“骨血號”降落在萬骨冢的表面,船員們發(fā)現(xiàn)腳下的土壤其實是層層疊疊的骨片。這些骨片來自不同的時空——有九州先民的胛骨,有星骨族的翼骨,甚至有從未見過的六邊形骨板,所有骨片的斷面都刻著相同的鋸齒紋,與那塊不規(guī)則骨片的邊緣完全吻合。
星球北極的巨大凹陷中,插著柄頂天立地的斷骨劍。劍身長約千丈,斷裂處的截面滲出深紫色的原始混沌氣,氣中浮現(xiàn)出無數(shù)文明興衰的畫面:九州鼎骨的鑄造、M78星核骨的覺醒、無數(shù)星系在混沌氣平衡中誕生,又在失衡中毀滅。
【發(fā)現(xiàn)創(chuàng)世骨器:混沌劍】
系統(tǒng)提示音響起時,蚩明突然明白——那塊不規(guī)則骨片正是混沌劍的殘片。當年創(chuàng)世者用混沌劍將原始混沌氣分為三股,劍刃崩裂的殘片化作隔絕混沌海的封印,而如今兩星系混沌氣的過度交融,導(dǎo)致殘片松動,才讓原始混沌氣泄漏。
星骨族艦長試圖拔出混沌劍,劍體卻突然震顫起來。深紫色的原始混沌氣順著劍身蔓延,所過之處,萬骨冢表面的骨片開始融化,凝結(jié)成頭巨大的黑色骨龍,龍首同時長著九州熊紋與M78星角,雙眼燃燒著深紫色的火焰。
“是所有被吞噬文明的怨念集合體。”蚩明將那塊殘片按向劍刃斷裂處,“只有讓混沌劍復(fù)原,才能重新馴服原始混沌氣?!?/p>
當殘片嵌入劍體的剎那,整個萬骨冢都在震顫。黑色骨龍發(fā)出震耳欲聾的咆哮,深紫色的火焰噴向聯(lián)合艦隊,卻在接觸“骨血號”船帆的瞬間化作銀紅交織的光粒——骨符上的“卍”字符正在旋轉(zhuǎn),將原始混沌氣重新分解為可被馴服的兩種形態(tài)。
三、三股混沌氣的共鳴
混沌劍復(fù)原的瞬間,深紫色的混沌海突然沸騰。海水中浮出無數(shù)先民的虛影:九州的風(fēng)陵握著青銅矛,M78的星骨族先祖展開骨翼,還有無數(shù)不知名文明的祭司,他們的手中都捧著塊與混沌劍同源的骨片。
“他們一直在守護封印?!彬棵骺粗撚皩⒐瞧瑨佅蚧煦鐒?,劍體射出的光柱突然分成三股——金紅與銀藍的兩股分別飛向太陽系與M78星軌,深紫色的第三股則在混沌海中心形成個巨大的漩渦,漩渦中浮現(xiàn)出顆晶瑩的星球,星球表面同時生長著鼎骨麥與星塵麥。
“是‘混沌源星’?!毙枪亲迮為L的翼膜因激動而發(fā)亮,“傳說那是原始混沌氣的誕生地,所有被馴服的混沌氣最終都會回歸那里。”
聯(lián)合艦隊的船員們同時劃破掌心,將混有兩星系混沌氣的血液注入混沌劍。劍體共鳴的剎那,三股混沌氣突然在空中組成個旋轉(zhuǎn)的太極圖:金紅與銀藍的混沌氣在外側(cè)環(huán)繞,深紫色的原始混沌氣在中心沉浮,圖中浮現(xiàn)出所有文明的圖騰,最終都化作“骨血同脈”四個字。
混沌海的霧靄在此時開始消散。被吞噬的星軌重新亮起,廢棄飛舟的殘骸化作光粒融入新的星軌,黑色骨龍的軀體漸漸透明,最后露出里面包裹的無數(shù)文明火種——這些火種飛向混沌源星,在那里生根發(fā)芽,長成參天的骨樹,樹枝上結(jié)滿了融合各族圖騰的果實。
蚩明站在混沌劍旁,看著劍體表面浮現(xiàn)出新的符文。符文記載著宇宙的終極法則:混沌氣本無善惡,正如骨血不分貴賤,唯有承認差異、和諧共生,才能讓星軌永續(xù)。他突然明白,所謂的“滅世”危機,不過是宇宙在提醒所有文明——過度交融會導(dǎo)致失衡,唯有保持各自特色的共生,才是長久之道。
四、骨符永鎮(zhèn)混沌海
百年后,混沌海的邊緣筑起了道橫跨三光年的“骨符陣”。陣眼處,復(fù)原的混沌劍斜插在混沌源星上,劍體滲出的三股混沌氣在陣中形成天然屏障,所有進出的星際飛舟都需經(jīng)過骨符認證——符文中必須同時包含本文明與其他文明的圖騰,以此確?;煦鐨獾慕蝗谑冀K處于平衡狀態(tài)。
阪泉城的觀星臺新增了塊巨大的青銅板,上面刻著所有已知文明的骨紋圖譜。每年春分,各族祭司都會在此舉行“混沌祭”,將本族的混沌氣樣本注入中央的凹槽,凹槽中便會浮現(xiàn)出當年的混沌海全息影像,提醒后人原始混沌氣的破壞力。
這年祭祀,蚩明的后人蚩恒在凹槽中發(fā)現(xiàn)了塊新的骨片。骨片由金紅、銀藍、深紫三色混沌氣凝結(jié)而成,兩面分別刻著“守”與“融”二字,邊緣的鋸齒紋已變得圓潤,顯然是混沌劍新生成的碎片。
【達成終極成就:混沌平衡】
系統(tǒng)界面彈出提示時,骨片突然融入青銅板。板上所有文明的骨紋同時亮起,在觀星臺的穹頂組成幅巨大的星圖——圖中,銀河系的每個角落都飄揚著骨符旗幟,混沌?;髌届o的星海,混沌源星上的骨樹已長得遮天蔽日,果實墜落在不同的星球,長出新的鼎骨麥與星塵麥。
當夜,蚩恒夢見了風(fēng)陵。這位九州共主站在混沌劍旁,身邊的蒼化作三足鼎,鼎中漂浮著那塊不規(guī)則骨片?!八^詛咒,從來都是未被理解的共生。”風(fēng)陵的聲音與星骨族先祖、無數(shù)文明祭司的聲音重疊在一起,“骨血的盟約,不在形式,而在心里?!?/p>
夢境消散時,觀星臺的周天星軌儀突然發(fā)出柔和的嗡鳴。儀盤中心的裂縫自動愈合,露出下面層嶄新的青銅——上面刻著行從未見過的文字,經(jīng)所有文明聯(lián)合破譯,竟是“大道至簡,骨血為證”。
數(shù)千年后,艘來自未知星系的飛舟抵達混沌海邊緣。船員們看著那道橫跨光年的骨符陣,看著陣眼處那柄插在源星上的混沌劍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自己飛船的龍骨上,竟也刻著與骨符相似的圖騰。為首的船員伸手觸碰骨符,陣中突然飛出塊新的骨片,落在他掌心——骨片上,未知星系的圖騰正與已有文明的圖騰緩緩交融。
這便是骨血盟約的真諦:混沌氣或許有形態(tài)之分,星軌或許有遠近之別,但只要骨鳴仍在,只要傳承不息,宇宙間的所有生命,終將在理解與尊重中,找到屬于自己的共生之道。而那柄矗立在混沌源星的混沌劍,將永遠見證這一切,正如它見證過宇宙誕生時的第一縷光,見證過九州鼎骨的第一聲鳴響,見證過所有文明在骨血共鳴中,走向永恒的星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