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寒把玩著一枚玉佩,那是從松贊干布身上搜出來的。
玉佩在孫寒的指尖翻滾,溫潤的觸感。
他把它扔在了一邊。
這玩意兒,配不上他了。
三日后。
邏些城,或者說,如今的孫國,布達拉宮前。
一場前所未有的典禮,正在舉行。
高臺之上,旌旗如林,玄色的龍旗在高原的風中獵獵作響。
臺下,是黑壓壓的人群。
有被俘后歸降的吐蕃舊貴,有戰(zhàn)戰(zhàn)兢兢的邏些城民,還有孫寒麾下那支百戰(zhàn)精兵。
所有人的頭都垂著,不敢直視高臺上的那道身影。
張居正手捧一份金冊,走上前。
他的聲音,通過內(nèi)力加持,傳遍了整個廣場。
“奉天承運,我主孫寒,仁德蓋世,武功蓋天,平定高原,萬民歸心,今登臨大寶,建國號為‘孫’!”
“自今日起,我主即為大孫開國之君,萬歲,萬歲,萬萬歲!”
山呼海嘯般的聲音,從前排的士兵方陣中爆發(fā)。
“萬歲!萬歲!萬萬歲!”
聲浪一波接著一波,裹挾著那些尚在猶豫的吐蕃人,也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,跟著呼喊。
他們不懂什么叫“孫”,但他們看得懂那寒光閃閃的兵器,和高臺之上那個人身上不容抗拒的威嚴。
孫寒站起身,接受著萬民的朝拜。
他的臉上,沒有太多表情。
“朕,既為孫王,當設百官,以安天下?!?/p>
“冊封張居正、劉伯溫、嚴嵩,為大孫三公,總理朝政?!?/p>
“冊封岳飛,為兵馬大元帥,總領天下兵馬?!?/p>
“冊封辛棄疾,為京畿都督,掌王都防務?!?/p>
“冊封李存孝,為禁軍統(tǒng)領,護衛(wèi)王宮?!?/p>
一個個名字被念出,一個個身影從隊列中走出,跪地領命。
“設,科學院?!?/p>
孫寒的聲音再次響起。
“命沈括為院長,宋應星、李時珍、畢昇、李冰等人,皆入科學院,專研格物致知之學,開萬世之基?!?/p>
“設,錦衣衛(wèi)?!?/p>
這兩個字一出口,空氣的溫度都降了幾分。
“命雨化田為指揮使,統(tǒng)領密探,潛入大唐?!?/p>
“命魏忠賢為內(nèi)務府總管,溝通內(nèi)外,監(jiān)察百官?!?/p>
話音落下,兩道鬼魅般的身影,不知從何處出現(xiàn),跪在了王座之下。
“奴婢,領旨?!?/p>
陰柔尖細的聲音,讓不少文臣武將,后背都起了一層雞皮疙瘩。
登基大典,在一種混雜著崇敬與畏懼的氣氛中結(jié)束。
吐蕃的百姓,記住了一個新的國號,“孫”。
也記住了一個新的王。
一個讓他們從骨子里感到害怕的王。
……
大典之后,內(nèi)殿。
孫寒換下了一身繁復的王袍,穿著一身常服,看著跪在下方的祿東贊。
“朕,要你當使臣,去一趟大唐。”
祿東贊心里咯噔一下,但還是恭敬地回答:“不知主公有何吩咐?”
“以松贊干布特使的名義?!?/p>
孫寒的下一句話,讓祿東贊的頭皮都炸了。
什么?
松贊干布的名義?
他不是已經(jīng)被關進地牢,只等秋后問斬了嗎?
“就說,吐蕃新敗,愿向大唐稱臣納貢,永為藩屬?!?/p>
“為了表示誠意,吐蕃愿為大唐皇帝,獻上一份厚禮?!?/p>
祿東贊的呼吸都急促了。
他隱約猜到了孫寒想干什么。
“然后,替松贊干布,向大唐求親?!?/p>
孫寒輕描淡寫地說道。
“求娶文成公主。”
祿東贊的身體,不受控制地抖了一下。
他猛地抬頭,臉上滿是驚恐與不解。
“主公!萬萬不可?。 ?/p>
“這…這不是把大唐往死里得罪嗎?”
“我們剛占了高原,根基未穩(wěn),若是大唐發(fā)兵來攻,后果不堪設想啊!”
他想不通。
主公為什么要玩這么一出火。
這不是挑釁,這是在李二的臉上,拉屎撒尿啊。
“誰說我們要得罪大唐了?”
孫寒從王座上走下來,拍了拍祿東贊的肩膀。
“朕只是,想跟李二陛下,開個玩笑?!?/p>
玩笑?
拿國運開玩笑?
祿東贊張著嘴,一個字也說不出來,只覺得眼前這個年輕人,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瘋子。
“你只管去?!?/p>
“其余的,不用你操心。”
祿東贊失魂落魄地退了出去。
他感覺自己的腦子,已經(jīng)不夠用了。
……
一個月后。
一支使團,從王都出發(fā),浩浩蕩蕩地朝著東方的長安而去。
為首的,正是面如死灰的祿東贊。
護衛(wèi)使團的,是一千名騎著白馬,身披銀甲的騎士。
他們沉默如山,氣勢凌厲。
正是公孫瓚麾下的精銳,白馬義從。
房玄齡也被帶上了。
他坐在一輛囚車里,透過柵欄,看著這支奇怪的隊伍。
看到了祿東贊。
也看到了混在隊伍中,一個貼著大胡子,裝扮成異域商人的身影。
盡管那人換了裝束,變了容貌。
可那股子獨一無二的氣質(zhì),房玄齡到死都忘不掉。
孫寒。
他竟然真的要親自去長安。
房玄齡的心,沉到了谷底。
……
大唐,長安。
貞觀三年的長安城,是整個世界的中心。
寬闊的朱雀大街上,車水馬龍,人聲鼎沸。
金發(fā)碧瞳的胡商牽著駱駝,說著蹩腳的漢話,與本地的商販討價還價。
酒樓里,新釀的“三勒漿”香氣四溢,說書人正講著前朝的段子,引來滿堂喝彩。
街邊的孩童,手里舉著晶瑩的糖塊,那是精鹽提煉剩下的副產(chǎn)品,如今成了尋常百姓也能嘗到的甜頭。
田地里,曲轅犁的推廣讓耕作效率翻了數(shù)倍,今年的糧食收成,好得讓老農(nóng)做夢都能笑醒。
馬廄中,新式的馬蹄鐵和馬鐙,讓大唐的騎兵戰(zhàn)力飆升,邊境的幾個部落,老實得跟孫子一樣。
盛世。
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,降臨了。
太極殿內(nèi),更是盛況空前。
吐谷渾的可汗,高昌的國王,西突厥的使者……一個個曾經(jīng)在邊境上耀武揚威的異族首領,此刻都謙卑地跪在地上,向龍椅上的那個人,獻上最珍貴的貢品。
“陛下圣明,天佑大唐!”
“我等愿永為大唐藩屬,歲歲來朝,年年納貢!”
山呼萬歲之聲,響徹殿宇。
李世民坐在龍椅上,面帶微笑,接受著萬國的朝拜。
他的心里,卻不像表面那么舒坦。
“說起來,這一切,都得感謝趙國公啊!”
鴻臚寺卿站了出來,滿臉紅光。
“若非令公子長孫沖,寫出那篇驚天動地的策論,我大唐何來今日之盛景?”
“一篇策論,勝過十萬雄兵!長孫公子,真乃我大唐的麒麟兒!”
這話一出,朝堂上的風向,立刻變了。
文武百官,紛紛向著站在前列的趙國公長孫無忌,投去了或是羨慕,或是諂媚的表情。
“趙國公教子有方,實乃我等楷模!”
“是啊,有長孫公子這等奇才,何愁我大唐不興旺?”
長孫無忌捋著胡須,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,嘴上謙虛著“犬子頑劣,不堪大用”,可那微微揚起的下巴,卻出賣了他內(nèi)心的得意。
他享受這種感覺。
一人之下,萬萬人之上。
連這潑天的功勞,都能輕而易舉地按在自己那個草包兒子的頭上。
這天下,還有什么是他長孫家得不到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