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江一號院廚房里。
方源正站在自家那個比他之前整個出租屋還大的廚房里,圍著一條價值不菲的定制圍裙,開始了他的“食品加工”大業(yè)。
陳管家派送的食材堆滿了中島臺。
方源挽起袖子,將五十公斤面粉倒進一個巨大的不銹鋼盆里,加水,開始和面。
他的動作行云流水,沒有絲毫生疏。
系統(tǒng)灌輸?shù)募记?,讓他仿佛成了一個浸淫此道數(shù)十年的老師傅。
揉、揣、醒、洗。
很快,一大團極富彈性的面筋在他手中誕生。
方源扯下一條,飛快地將面筋條在竹簽上纏繞。
面筋在他指尖盤旋、拉伸,層層疊疊地形成完美的螺旋紋路。
方源再從面筋團扯下一條,持續(xù)以上動作。
很快,一排排大面筋串制作完成,整整齊齊的碼放著,明明是手工制作,卻充斥著工業(yè)流水線般的美感。
……
接著是制作淀粉腸。
優(yōu)質(zhì)豬后腿肉被放進絞肉機里。
隨著機器的高速轉(zhuǎn)動,瞬間變成細膩的肉糜。
方源按照系統(tǒng)秘方,將肉糜、紅薯淀粉與各種香料混合。
然后將這粉紅色的肉糊灌入灌腸機中。
隨著機器啟動,一根超長的淀粉腸被勻速擠出,外層套著一層橙色塑料皮,沒有任何印花標記,主打一三無產(chǎn)品。
“咔噠?!?/p>
清脆的聲響中,機器精準地用鋁圈將腸體截斷、封口。
動作行云流水。
很快,一排排長短粗細完全一致的淀粉腸制作出來。
搞定了前兩樣,方源把目光轉(zhuǎn)向了最后的食材——黃金炸年糕的本體。
精選的上等圓糯米,淘洗浸泡后顆顆飽滿,白透如玉。
方源將處理好的糯米放入價值六位數(shù)的德系嵌入式蒸箱里。調(diào)好時間和溫度,伴隨著“叮”的一聲。
蒸熟的糯米飯取出。
然后倒入一個巨大的石臼。
是的,萬能的陳管家連這玩意兒都給他整來了。
接著,便是最原始、也最能注入靈魂的一步——打糕。
方源掄起配套的木槌,一下又一下,輕緩有度。
經(jīng)過系統(tǒng)+5后的體力,方源只表示so easy。
很快,一團雪白、細膩、Q彈的年糕泥在他手中誕生。
他隨手將其搓成均勻的長條,再用沾了水的棉線“呲啦”一聲,干凈利落地分割。
每一塊年糕都像是復(fù)制粘貼出來的,強迫癥看了都得流淚喊一聲“舒適”。
看著眼前三排整齊劃一的“白玉條”,方源滿意地點點頭。
手工?不,這是藝術(shù)。
整個下午,方源都在廚房里忙碌。
他把做好的旋風(fēng)大面筋、黃金年糕條和秘制淀粉腸,整齊地碼放在食品級托盤里,然后放進冰柜。
忙完這一切,天已經(jīng)黑了。
他擦了擦額角的汗,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,心里升起一股別樣的滿足感。
他脫下圍裙,給自己倒了一杯冰水,走到客廳的落地窗前。
夜幕降臨,院子里的泳池亮起了水下燈,波光粼粼,如夢似幻。
“希望明天一切順利吧?!?/p>
方源喝了口水,自言自語。
然而。
他不知道的是。
……
此時,一個名為“薯光行動”的微信群里,消息正以每秒99+的速度刷新著。
群成員已經(jīng)從最初的幾個人,迅速擴張到了近一百人。
這正是安琪拉的杰作。
……
時間線回到下午2點,和平廣場。
安琪拉的直播間里,那句“全城尋找失蹤的烤紅薯老板”就像一顆深水炸彈,瞬間引爆了所有潛水的觀眾。
彈幕前所未有地密集。
[薯你最甜]:主播威武!算我一個!為了烤紅薯,我可以請年假!
[金融街沒有愛情]:我懷疑老板是被外星人綁架了,因為他的手藝不屬于地球!必須把他找回來!
[我愛吃瓜]:搞快點搞快點!我這就去打印尋人啟事,特征:一個帥得不像話的男人,蹬著一輛三輪車。
[老板今天跑路了嗎]:支持!我愿稱此次行動為“薯光行動”!
安琪拉看著滾動的彈幕,嘴角一勾。
要的就是這個效果。
她當機立斷,立刻創(chuàng)建一個微信群,把二維碼往直播間里一貼。
“想找方老板的,進群,我們商量對策!”
直播間里吃過方源烤紅薯的人、以及沒吃過但被說饞了的想吃的人以及看熱鬧的。
全部涌入微信群。
群成員數(shù)量極速飆升。
群名采用了粉絲的建議——【薯光行動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