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理樓后的小花園里,暮色將白色長椅染成淡藍。俞小寧打開保鮮盒,里面整齊排列著六塊抹茶馬卡龍,翠綠的外殼在夕陽下像迷你藝術品。
"我自己做的,可能有點甜。"她將盒子推向祁陽,"配黑咖啡剛好。"
祁陽拿起一塊,小心地咬了一口,眼睛頓時亮了起來:"好吃。"他說話時嘴角沾了一點綠色粉末,看起來莫名可愛。
俞小寧忍住幫他擦掉的沖動,翻開筆記本:"那么,這個哈密頓量是怎么應用到文本分析上的?"
祁陽放下馬卡龍,從包里拿出一疊打印紙。他的指尖在紙面上輕點,指甲修剪得短而干凈。"簡單來說,我把每個主要角色看作一個量子態(tài),他們的互動就是態(tài)之間的躍遷..."
隨著講解深入,俞小寧發(fā)現(xiàn)那些令她望而生畏的公式漸漸有了意義。祁陽的聲音在談到專業(yè)時變得格外生動,時而用鋼筆在紙上畫出示意圖,時而舉一些通俗的例子。
"所以主角的內(nèi)心矛盾就像是...量子疊加態(tài)?"俞小寧突然領悟。
祁陽的眼睛亮了起來:"沒錯!直到讀者做出'觀測'——也就是解讀——之前,角色可以同時具備多種可能性。"
"這太神奇了。"俞小寧喃喃道,腦海中浮現(xiàn)出新小說的構思,"我一直憑直覺處理角色復雜性,沒想到真有科學方法可以分析..."
"而你的直覺很準。"祁陽輕聲說,"我分析了你筆記本里的三個短篇,角色情感變化的'能量譜'幾乎完美符合讀者反饋數(shù)據(jù)。"
俞小寧抬頭看他:"你分析我的小說?"
祁陽的耳尖瞬間變紅,鋼筆在紙上無意識地劃了道線:"只是...作為樣本??鐚W科研究需要..."
"我很榮幸。"俞小寧打斷他的解釋,嘴角含笑,"所以,大物理學家,你從我的小說里發(fā)現(xiàn)了什么驚天秘密?"
暮色漸濃,花園里的路燈一盞盞亮起。祁陽的表情在暖黃燈光下變得柔和:"我發(fā)現(xiàn)你最擅長描寫'不確定性'——那些無法被簡單歸類的情感。就像量子力學揭示的,世界本質上是不確定的。"
俞小寧的心跳漏了一拍。這是她收到過最特別的文學評價——用物理學語言包裝的深刻理解。
"周三文學社有場讀書會,"她脫口而出,"你要不要來?我們正討論村上春樹的《海邊的卡夫卡》,里面有很多...量子態(tài)的角色。"
祁陽推了推眼鏡:"我不確定我適合..."
"就當是田野調查。"俞小寧眨眨眼,"跨學科研究需要。"
———
周三晚上七點,文學社活動室已經(jīng)坐了二十多人。俞小寧第三次看手表,心里泛起一絲失落。也許祁陽最終還是覺得這種活動太無聊...
門被輕輕推開,祁陽站在門口,白襯衫外罕見地套了件深藍色針織衫,手里拿著一本《海邊的卡夫卡》。他環(huán)視房間,看到俞小寧時明顯松了口氣。
"你來了!"俞小寧招手讓他坐到身邊的空位。
"實驗結束得比預期晚。"祁陽小聲解釋,將書放在膝上。俞小寧注意到書里夾滿了彩色便簽,有幾頁甚至寫著密密麻麻的筆記。
"哇,你真的讀了。"她壓低聲音。
"當然。"祁陽一臉認真,"三遍。"
討論開始后,社員們輪流分享對小說的理解。當話題轉到主人公田村卡夫卡的身份認同危機時,一個戴圓框眼鏡的男生激動地揮著手:"這明顯是對后現(xiàn)代社會中個體異化的隱喻!"
"我認為更像榮格所說的陰影自我。"另一個女生反駁道。
討論逐漸白熱化,俞小寧注意到祁陽微微皺眉,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書脊。
"祁陽,你有什么看法?"她突然問道。
房間頓時安靜下來,所有人都轉向這個陌生面孔。祁陽的背脊明顯僵硬了,但當他看向俞小寧鼓勵的眼神,肩膀又慢慢放松下來。
"從...從物理學角度看,"他的聲音起初有些發(fā)緊,但說到專業(yè)術語時逐漸流暢,"田村卡夫卡的狀態(tài)讓我想到量子糾纏。即使相隔遙遠,兩個糾纏粒子也能即時影響彼此。小說中,田村和中田老人或許就是這樣的糾纏對——表面分離,實則共享某種深層聯(lián)系。"
房間里一片寂靜。俞小寧屏住呼吸,生怕有人嘲笑這個奇特的觀點。
"太酷了!"圓框眼鏡男生突然拍桌,"我從來沒想過可以這樣解讀!"
"確實提供了一個新視角。"社長點頭贊同,"物理系的同學?歡迎常來我們文學社。"
討論繼續(xù),不時有人征求祁陽的意見。俞小寧看著他謹慎措辭回答每個問題的樣子,胸口涌起一股暖流?;顒咏Y束時,幾個社員圍住祁陽,詢問能否用他的理論分析其他作品。
"你成功了。"人群散去后,俞小寧碰碰祁陽的手肘,"他們喜歡你。"
祁陽的針織衫袖口沾了一點粉筆灰,身上有淡淡的咖啡香。"因為他們沒聽過我講量子場論,"他難得地開了個玩笑,"那能嚇跑任何人。"
回宿舍的路上,兩人并肩走在銀杏大道上。夜風拂過,幾片早黃的葉子打著旋落下。俞小寧突然想到什么,從包里拿出一個小盒子。
"差點忘了,這是給你的。"
祁陽接過盒子,輕輕打開——里面是一個銅制書簽,頂端鑲嵌著一小塊透明的晶體。
"這是...?"
"光學晶體,根據(jù)溫度變色。"俞小寧有些緊張地解釋,"我在科技雜志上看到的,覺得你可能..."
"很喜歡。"祁陽輕聲說,指尖小心地觸碰那塊晶體,"謝謝。"
他們在物理樓和文學院的分岔路口道別。祁陽走出幾步,又轉身叫住俞小寧:"周六你有空嗎?我...有個東西想給你看。"
———
周六下午,俞小寧按約定來到物理樓三樓的量子物理實驗室。透過玻璃門,她看到祁陽正俯身調整一臺精密儀器,側臉在藍色顯示屏光線下顯得格外專注。他穿著白大褂,看起來比平時成熟許多。
俞小寧敲了敲門。祁陽抬頭,臉上瞬間綻放的笑容讓她心跳加速。
"進來吧。"他拉開玻璃門,"張教授今天不在,我正好可以給你看個東西。"
實驗室里擺滿了各種俞小寧叫不出名字的設備,有些發(fā)出輕微的嗡鳴聲。祁陽帶她走到角落的工作臺前,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細長的物體。
"給你的回禮。"
俞小寧接過那個物體——是個書簽,但不同于普通的書簽。它通體透明,內(nèi)部嵌有微型電路,頂端有個小小的LED燈。
"這是..."
"智能書簽。"祁陽推了推眼鏡,這是他緊張時的小動作,"它能根據(jù)你閱讀時的皮膚電反應變化顏色——綠色代表平靜,藍色是思考,紅色是激動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