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一早,趙家鐵匠鋪的院子里又聚滿了人。經(jīng)過一夜的輾轉(zhuǎn)反側(cè),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疲憊,卻又比昨日多了幾分焦灼的期待——他們想知道,那個提出“遷徙”的少年,是否真能拿出一條靠譜的活路。
趙羅一夜沒睡好,身體的疼痛還在隱隱作祟,但腦子里的計劃卻愈發(fā)清晰。他扶著墻站在院子中央,看著眾人,開門見山:“各位叔伯,昨日說遷徙鐵石山,不是隨口說說。我琢磨了一夜,有幾個想法,跟大家說說?!?/p>
他頓了頓,目光掃過全場:“第一,變賣家產(chǎn),換糧換物。”
這話一出,立刻有人低呼:“家產(chǎn)怎么能賣?那是祖上傳下來的!”
趙羅早有準(zhǔn)備,沉聲道:“我知道祖產(chǎn)金貴??稍蹅円撸瑤Р蛔叻孔?,帶不走土地。留著,要么被官府抄沒,要么荒在這兒。不如趁這兩天,把家里非必要的東西——比如多余的農(nóng)具、舊家具、甚至是一些不常用的鐵器,偷偷拿到鄰村集市去換糧食、換鹽巴、換傷藥。帶不走的,寧可砸了燒了,也不能留給劉坤那狗官!”
他看向那個出聲反對的老人:“三爺爺,是祖產(chǎn)重要,還是您孫兒的命重要?換回來的糧食,能讓孩子們撐到鐵石山;換回來的鹽巴,能讓大家有力氣趕路。這些,才是眼下最要緊的?!?/p>
老人張了張嘴,終是低下頭,沒再反駁。
“第二,全族秘密遷徙,分批次走?!壁w羅繼續(xù)說道,“不能大張旗鼓,得瞞著官府。今天就開始收拾,能帶走的鐵匠工具、衣物、換回來的糧食,都打包裝好。明日一早,分三批走——青壯先出發(fā),探路,掃清障礙;中間是老人孩子和婦女,由我爹和二叔公帶隊(duì);最后是趙虎哥帶著幾個力氣大的,斷后,順便看看有沒有尾巴。路線走西邊的小路,繞開官道,兩天內(nèi)務(wù)必趕到鐵石山?!?/p>
“秘密?可村里這么多人,動靜小不了……”有人擔(dān)憂。
“動靜再大,也比等官兵來抓強(qiáng)?!壁w羅道,“咱們盡量輕裝,夜里不點(diǎn)火把,白天趕路時避開人多的地方。趙家村離鐵石山二十里,小路雖難走,只要抓緊時間,一定能到?!?/p>
“到了鐵石山呢?”趙伯公終于開口,問出了最關(guān)鍵的問題,“總不能露天住著吧?”
“到了鐵石山,先落腳山坳的舊礦洞。”趙羅指著草圖上的位置,“我爹說那里有山泉,先保證有水喝。然后,青壯立刻動手修防御——把進(jìn)山的那條窄路用石頭堵一半,留下僅容一人通過的口子,兩邊崖上插滿削尖的木刺;山頂石坪派人輪流值守,放哨瞭望?!?/p>
他話鋒一轉(zhuǎn),眼里閃著光:“最重要的是,咱們是鐵匠!帶過去的工具不能閑著——先打一批斧頭、鑿子,修山洞、搭草棚;再打些鋤頭、鐮刀,等安穩(wěn)下來,就在山坳里開荒種地;還要打弓箭、長矛,甚至修幾架投石機(jī),誰要來犯,咱們就用鐵家伙招待他們!”
“鐵石山有鐵礦,咱們不用愁沒料。有了鐵,就能造工具,就能種糧,就能防身?!壁w羅聲音不高,卻帶著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,“到了那兒,咱們自己種糧自己吃,自己造兵器自己守,不用再看官府臉色,不用再怕誰克扣工餉。雖然苦點(diǎn),累點(diǎn),可那是咱們自己的日子,活得踏實(shí)!”
他頓了頓,話鋒又沉了下來:“要是留在這兒呢?三天后官兵來了,要么被抓去充軍,要么被當(dāng)成亂民砍頭,家小要么沒官,要么餓死。就算僥幸躲過這一次,劉坤記恨在心,往后還會有無數(shù)個‘三日通牒’,咱們躲得過去嗎?”
院子里靜得落針可聞。
趙羅的話,把“留下”的風(fēng)險和“遷徙”的希望,清清楚楚地擺在了所有人面前。留下,是看得見的死路;遷徙,雖有未知的艱難,卻有實(shí)實(shí)在在的活路——有地、有水、有鐵、有能自己做主的可能。
趙遠(yuǎn)看著兒子,心里百感交集。他從未想過,那個平日里還略顯稚嫩的兒子,經(jīng)此一遭,竟變得如此有主見、有擔(dān)當(dāng)。兒子說的每一條,都戳在要害上,也說到了他心坎里。
他上前一步,沉聲道:“羅兒說得對。留在這兒,就是等死。遷徙鐵石山,雖險,卻是唯一的活路。我趙遠(yuǎn)這輩子沒賭過,這次,我信我兒,賭這一把!”
趙二叔公也站起身,用力一拍大腿:“遠(yuǎn)哥說得沒錯!我跟著遠(yuǎn)哥,跟著小羅!鐵石山有鐵礦,咱們鐵匠有手藝,還怕活不下去?總比在這里任人宰割強(qiáng)!”
有了趙遠(yuǎn)和趙二叔公帶頭,之前猶豫的族人也漸漸松了口。
“我也去!只要能讓娃活下去,去哪都行!”
“賣家產(chǎn)就賣吧!人活著,啥都能再掙回來!”
“對!去鐵石山!跟狗官拼了!”
主張遷徙的聲音越來越響,之前主張屈服的人,也低著頭,默認(rèn)了這個決定。
趙伯公坐在石凳上,沉默了許久。他看著眼前一張張或激動或忐忑的臉,看著趙羅蒼白卻堅定的神情,又想起昨日衙役那囂張的嘴臉,想起趙羅胸口那未愈的傷口,渾濁的眼睛里漸漸有了決斷。
他緩緩站起身,手里的拐杖往地上一頓,發(fā)出“咚”的一聲悶響。
全場瞬間安靜下來,所有人都看向他。
“小羅這孩子,”趙伯公的聲音蒼老卻有力,“死過一次,反而醒了。他說得對,趙家不能就這么窩囊死了?!?/p>
他抬起頭,目光掃過全場,一字一句道:
“變賣家產(chǎn),秘密遷徙,去鐵石山!”
“就依小羅所言!”
“趙家的未來,賭這一把!”
拐杖再次落地,這一次,卻像是定音鼓,敲在了每個人的心上。
沒人再說話,只有此起彼伏的吸氣聲,和眼中重新燃起的、名為“希望”的光。
趙羅看著大族長拍板,看著父親投來欣慰的目光,看著族人臉上的惶恐漸漸被決絕取代,緊繃的身體終于松了口氣。
第一步,成了。
接下來,就是和時間賽跑,和官府搶命。
遷徙的命令,迅速傳遍了趙家村的每一戶人家。沉寂了多日的村莊,突然爆發(fā)出一種緊張而有序的忙碌——收拾東西的窸窣聲,悄悄搬運(yùn)鐵器的腳步聲,婦人低聲安撫孩子的輕語……
一場關(guān)乎全族生死的遷徙,在崇禎十三年這個蕭瑟的秋日,悄然拉開了序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