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劍舞驚鴻引星移
沈蘭漪那清越如冰泉玉磬的聲音尚在臨水軒內回蕩,她水藍色的身影已翩然舞動開來。沒有寒光四射的利劍在手,僅以纖纖玉指為引,那份空靈出塵、蘊含天地韻律的氣韻,卻比任何神兵利器都更加攝人心魄。
她的身姿舒展而流暢,仿佛月華下自在流淌的云絮,輕盈飄逸,無拘無束。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節(jié)奏感,似緩實疾,似柔實剛。指尖在虛空中劃動,并非帶起凌厲的破空劍氣,而是牽引出一道道肉眼可見的、如同春日溪流般溫潤柔和的透明氣流!這氣流初時細微,隨著她指尖的軌跡,在她周身三尺之內盤旋、交織、凝聚,漸漸形成一層薄紗般流轉不息的氤氳氣韻,仿佛為她披上了一件無形的霓裳羽衣。琉璃宮燈的光芒穿透這層“氣紗”,折射出迷離夢幻的光暈,將沈蘭漪襯托得如同月宮謫仙,不染塵埃。
“好美的意境……”席間已有命婦忍不住低聲贊嘆,被這不同于尋常武技的柔美與玄奧所吸引。
淑妃坐在高臺之下,臉上強撐的笑容幾乎掛不住,眼中怨毒更盛。她精心準備的霓裳舞,竟被這賤人輕描淡寫地以“助興”之名奪去了光彩!更可恨的是,對方還壞了自己的好事!
皇帝的目光則完全被吸引,身體微微前傾,饒有興致地看著場中那抹水藍,眼中流露出純粹的欣賞。
賢妃捻動白玉佛珠的手指不知何時已停了下來,那雙溫潤的眼眸凝視著沈蘭漪周身流轉的氣流,第一次流露出不加掩飾的專注與探究。
皇后慕容氏端坐鳳椅,珠簾后的目光深沉依舊,但那份審視中,似乎多了一絲不易察覺的、對于力量本質的衡量。
沈蘭漪對周遭各異的目光恍若未聞。她心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演繹之中。這“流云劍舞”,并非單純的舞蹈,而是她將沈家世代相傳的“流云引”心法,與得自奇遇、玄奧莫測的《歸元心經(jīng)》殘篇精髓,進行的一次大膽融合與具象化展示。她將自身精純內力的外放、牽引、控制,完美地融入每一個看似柔美曼妙的舞姿里,每一個動作都是心法的延伸,都是內息的具現(xiàn)。
舞步漸疾,衣袂飄飛。
“流云引”內力被沈蘭漪運轉至巔峰狀態(tài),如同百川歸海,在她經(jīng)脈中奔騰流轉,又通過指尖的引導,源源不斷地注入周遭的無形氣韻之中!
忽然,她一個極其優(yōu)雅的旋身,如同風中回雪,腰肢柔韌地擰轉,左手指尖如拈花拂葉般,輕柔而精準地拂過身側的虛空。
嗡!
隨著她這看似隨意的一拂,那原本只是盤旋流轉的柔和氣流,驟然加速!在她指尖拂過的位置,一個肉眼清晰可見的、約莫拳頭大小的透明氣旋瞬間形成!氣旋雖小,卻異常凝練穩(wěn)定,邊緣光滑如鏡,中心隱隱有微光流轉,散發(fā)出一股柔和卻不容忽視的吸扯之力!
距離沈蘭漪身側最近的那幾盞琉璃宮燈,原本靜靜燃燒的燭火,仿佛被無形的絲線拉扯,火焰猛地一歪,齊刷刷地向著那微小氣旋的方向傾斜!火苗拉長、搖曳,忠誠地指向那旋轉的中心點!
“嘶……看那燭火!”有人倒吸一口冷氣,忍不住低呼出聲。
“引動氣流?!這……這蘭嬪的內力控制竟精妙至此?”一位尚武司的老教習瞪大了眼睛,難以置信。
皇帝眼中的興趣已化為灼熱的驚嘆,他幾乎要站起身,身體前傾的幅度更大,緊緊盯著那奇異的氣旋和被引動的燭火。
淑妃的臉色徹底陰沉下來,鐵青一片,藏在袖中的手死死攥緊,指甲幾乎要嵌進掌心!這賤人!竟敢如此賣弄!
賢妃的呼吸似乎都輕了一瞬,捻動佛珠的手指懸停在空中,目光緊緊鎖定那小小的氣旋,仿佛要看透其中蘊含的天地至理。
皇后珠簾后的目光,銳利如刀,仿佛穿透了沈蘭漪優(yōu)雅的舞姿,直刺其內力運轉的核心。那份審視,帶著洞悉一切的壓迫感。
沈蘭漪心無旁騖,舞姿再變!
足尖在猩紅地毯上輕輕一點,如同蜻蜓點水,身姿卻如同驚鴻般翩然掠起,輕盈地躍至半空!她腰肢向后彎折出一個驚心動魄的弧度,如同新月懸空,雙臂舒展如翼,右手食指與中指并攏如劍,左手則虛托于下,做出了一個極其高難度的“回風舞柳”姿態(tài)!
就在她身體舒展到極致,指尖仿佛要觸及那輪懸于湖面的中秋明月的瞬間!
她的心神與內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契合!《歸元心經(jīng)》中關于“引天地之氣,歸元守一”的玄奧感悟,與“流云引”心法中“氣如流云,意動氣隨”的精髓完美交融!
嗡——?。?!
一股遠比之前強大、精純、凝練到極致的“流云引”內力,以沈蘭漪的身體為圓心,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一顆星辰,無聲無息卻又沛然莫御地擴散開來!這股力量并非剛猛的沖擊波,而是一種奇異的、充滿韻律的牽引與共鳴之力!它如同無形的潮汐,瞬間席卷了整個臨水軒!
嘩啦啦——?。?!
下一刻,讓所有人畢生難忘的奇景發(fā)生了!
臨水軒內,無論遠近,無論大小,所有正在燃燒的燭火——高懸的琉璃宮燈、席案上的青銅燭臺、甚至是角落侍立宮女手中捧著的照明小燭——整整數(shù)百朵跳動的火焰,仿佛在同一剎那被賦予了生命,被一只無形的、來自九天之上的巨手,以同一種韻律,同一種角度,猛地撥動!
所有的火焰,齊齊向著半空中那個水藍色、如同月神般的身影,猛地一傾!
數(shù)百朵火苗,如同最忠誠的臣民,整齊劃一地指向同一個方向——沈蘭漪所在的位置!
整個臨水軒的光線,在這一瞬間驟然黯淡!仿佛所有的光芒都被那無形的力量攫取,匯聚向一點!
緊接著,光線又恢復正常,仿佛剛才那剎那的黯淡只是幻覺。
但所有人眼中殘留的景象,卻清晰無比地告訴他們,那不是幻覺!那是數(shù)百盞燭火,如同朝拜君王般,向著場中那道身影,完成的無聲禮敬!如同群星拱衛(wèi)皓月,百鳥朝拜鳳凰!
死寂!
絕對的死寂!
臨水軒內,落針可聞!
所有的絲竹管弦、所有的低聲交談、所有的杯盤輕響,在這一刻都消失了。所有人都如同被施了定身咒,目瞪口呆地看著場中緩緩飄落的身影,以及那些剛剛完成了不可思議“朝拜”的、依舊在靜靜燃燒的燭火??諝夥路鹉?,只剩下無數(shù)道粗重的呼吸聲。
震撼!無以復加的震撼!
引動氣流已屬頂尖高手方能做到,而隔空、同時、精準地牽引數(shù)百盞分散各處、燃燒狀態(tài)各異的燭火齊動?!這需要對自身內力的精微操控達到何等登峰造極、圓融如意的境界?!這需要對天地之“氣”的感應和引導,達到何等天人合一的層次?!這已經(jīng)超出了絕大多數(shù)武者對“武功”的認知范疇,近乎于“道”!
“好?。?!”一聲洪亮的、帶著難以抑制的激動與狂喜的喝彩,如同驚雷般打破了死寂!
皇帝猛地一拍身前紫檀桌案,霍然起身!他眼中爆發(fā)出前所未有的、如同發(fā)現(xiàn)稀世珍寶般的璀璨光芒,臉上因激動而泛起紅暈,毫不吝嗇地給予最高贊譽:
“妙!妙極!好一個‘流云劍舞’!引星移,動燭龍!蘭嬪此舞,剛柔并濟,動靜相宜,形神俱妙!更難得是這份引而不發(fā)、掌控入微、幾近于道的無上內息境界!實乃朕生平僅見!”他聲音洪亮,帶著帝王的金口玉言,“尚武司評級何在?此等造詣,當為上品?不!是甲下!僅次于皇后方才定鼎乾坤的甲上!當之無愧!”
甲下!僅次于皇后慕容氏那深不可測的甲上評級!這評價之高,如同巨石投入深潭,瞬間在席間激起千層浪!無數(shù)道或羨慕、或嫉妒、或難以置信的目光,齊刷刷地聚焦在沈蘭漪身上!連高居鳳座的皇后,珠簾后都微微側目,那平靜無波的目光在沈蘭漪身上停留了一瞬,帶著一絲深沉的意味。
沈蘭漪已飄然落地,氣息平穩(wěn)悠長,仿佛剛才那驚世駭俗的舉動只是信手拈來。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,在燈光下更顯得肌膚瑩潤如玉,非但不顯狼狽,反而增添了幾分真實的靈動。她對著高臺方向,姿態(tài)優(yōu)雅從容地盈盈下拜,聲音清越依舊:
“陛下謬贊,臣妾惶恐。雕蟲小技,不過取巧,博陛下一笑罷了,實乃貽笑大方之家?!彼t遜至極,眼角的余光,卻如同最精密的尺子,不著痕跡地掃過廊柱上那枚深深釘入、兀自閃爍著幽藍寒芒的蝕骨金針,以及席間淑妃那張因極致的憤怒、嫉妒和殺意而扭曲、幾乎要將手中金樽捏碎的、鐵青猙獰的臉。
一場精心策劃、狠毒致命的暗殺,在沈蘭漪這驚世駭俗、近乎神跡的劍舞之下,被強行扭轉乾坤!不僅悄無聲息地化解了慕青霜的殺身之禍,更以最耀眼、最無可爭議的方式,在御前大放異彩,一舉奠定了其遠超普通嬪妃的地位!而處心積慮的淑妃,非但暗算失敗、毒針落空,更在皇帝面前,被沈蘭漪以絕對的實力和風華徹底壓下了風頭,顏面掃地,淪為陪襯!
角落的最末席,慕青霜低垂著頭,寬大的豆綠宮裝袖袍下,雙手緊握成拳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,帶來陣陣刺痛,卻遠不及她心中翻江倒海的復雜情緒。劫后余生的心悸如同冰冷的潮汐,一波波沖刷著她的神經(jīng)。被庇護的不甘與屈辱感,如同毒藤般纏繞著她的自尊。然而,在這冰冷與不甘之下,一種更深沉、更難以抗拒的情緒在滋生——震撼!絕對的震撼!以及對沈蘭漪那份強大到超越她想象的……折服!沈蘭漪的強大,早已超越了單純的武功招式,那是融于骨血、近乎天道的境界!更在于這份于絕境中破局、于無聲處聽驚雷、化致命危機為通天機遇的、令人心折的智慧與魄力!她看著場中那個接受著皇帝盛贊、沐浴在無數(shù)驚嘆與嫉羨目光中的水藍色身影,第一次清晰地認識到,自己與對方之間,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。
賢妃重新捻動起那串溫潤的白玉佛珠,臉上恢復了那抹悲天憫人的溫婉笑容。然而,那笑容之下,眼神卻比幽潭更深邃、更冰冷。沈蘭漪的劍舞,引動群燭齊傾……這絕非普通的乙中評級所能企及!這份對內力的掌控,對“勢”的運用,甚至隱隱觸及了《歸元心經(jīng)》的至高奧義!這位蘭嬪,藏得比她預想中要深得多!深得可怕!而那個看似卑微怯懦、卻能引動淑妃不惜在御宴上痛下殺手的“青常在”……賢妃的目光如同無形的絲線,極其短暫地掠過角落里的慕青霜,又似有若無地瞥了一眼廊柱上那枚被眾人暫時遺忘的幽藍毒針,嘴角勾起一絲極淡、卻意味深長的弧度。這盤深宮棋局上的棋子,似乎越來越超出掌控,也越來越……有趣了。
宴會的喧囂在短暫的死寂后重新響起,絲竹再奏,觥籌交錯。然而,所有人都能感覺到,氣氛已然不同。沈蘭漪那驚鴻一舞,如同九天之上墜落的星辰,在紫宸宮闕的權力深潭中激起了滔天巨浪。它帶來的震撼與余波,正悄然改變著水面之下的力量格局,重新劃分著勢力范圍。淑妃的失勢與嫉恨,賢妃的警惕與算計,皇后的深沉與評估,都預示著暗處的交鋒不僅沒有結束,反而因為沈蘭漪的強勢崛起而變得更加兇險和復雜。
角落的陰影里,慕青霜低垂的眼簾下,寒光如冰刃般一閃而逝。她緊握的拳頭緩緩松開,指尖悄然扣住了袖中一枚冰冷堅硬、棱角分明的小小物件——一枚與釘在廊柱上那枚同出一源、淬著“蝕骨”劇毒的幽藍金針。淑妃的“禮物”,是時候物歸原主了。復仇的火焰,并未因震撼而熄滅,反而在沈蘭漪點燃的星火照耀下,燃燒得更加冰冷而熾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