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天清晨,齊曉陽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。
"小七!太陽曬屁股了還睡?趕緊起來和面!"趙明月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,清脆得像清晨的鳥鳴。
齊曉陽一個激靈從木板床上滾下來,手忙腳亂地穿好衣服。七天民間生活,讓他這個曾經(jīng)的游戲主播徹底體驗了什么叫"社畜人生"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和面、生火、挑水,一直忙到深夜才能休息。手上磨出了繭子,皮膚也曬黑了不少,但奇怪的是,他從未感到如此充實過。
"來了來了!"他拉開柴房門,迎面撞上趙明月遞過來的一碗熱粥。
"快吃,吃完把后院的柴劈了。"明月今天穿了件淡綠色的襦裙,發(fā)間別著一朵小小的白花,襯得她膚若凝脂。齊曉陽一時看呆了,差點把粥灑在身上。
"看什么看?"明月瞪他一眼,"沒見過姑娘???"
"不是...你今天..."齊曉陽結結巴巴地不知該說什么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系統(tǒng)界面自動彈出,顯示趙明月的忠誠度已經(jīng)從45升到了60。
"莫名其妙。"明月轉身要走,又回頭補了一句,"對了,今天是你說的最后一天吧?晚上我爹說要給你餞行。"
齊曉陽心頭一暖。這七天里,趙大山待他如子侄,雖然明月嘴上不饒人,但也教會了他不少生活技能。想到今晚就要回宮,他竟然有些不舍。
正當他出神時,腦海中突然響起系統(tǒng)的機械音:
【七日生存任務完成。獎勵"帝王之眼"技能已激活,回宮后自動生效】
眼前浮現(xiàn)出一行金色小字:【帝王之眼:可查看臣屬才能與忠誠度,識破偽裝與謊言,是日限用三次】
"這技能來得正是時候!"齊曉陽小聲嘀咕。今晚李德全會來接他回宮,明天就要正式上朝理政了。有了這能力,那些口蜜腹劍的大臣們可就藏不住了。
傍晚時分,趙大山特意提早收攤,做了一桌好菜。明月還破天荒地溫了一壺酒。
"小七啊,雖然你笨手笨腳的,但干活還算勤快。"趙大山拍拍他的肩,"要是沒找到親戚,隨時回來。"
明月沒說話,只是默默給他夾了塊魚肉。
齊曉陽喉頭有些發(fā)緊。這七天里,他學會了生火、做飯、挑水、算賬,甚至能勉強搟出像樣的包子皮。更重要的是,他第一次真正了解了普通百姓的生活——他們的喜怒哀樂,他們的艱辛與希望。
"趙叔,明月,我..."他正想說些什么,門外傳來一陣有節(jié)奏的敲門聲。
李德全來了。
齊曉陽借口出去看看,溜到門外。昏暗的巷子里,李德全像幽靈一樣立在陰影中。
"陛下,七日之期已到,老奴接您回宮。"
齊曉陽點點頭:"等我一下。"
他回到屋內(nèi),鄭重地向趙家父女行了一禮:"這些天多謝照顧。我...我找到親戚了,他就在外面等我。"
明月突然站起來:"等等!"她跑進里屋,拿出一個小布包,"給你,路上吃。"
齊曉陽接過,是幾個還溫熱的包子。
"以后...要是路過,記得來看看。"明月別過臉不看他。
"一定!"齊曉陽用力點頭,心里默默記下這個地址。
走出巷子,一輛不起眼的馬車等候多時。上車前,齊曉陽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。明月站在門口,月光灑在她身上,像一幅畫。
回宮的路上,李德全絮絮叨叨地匯報著這幾日朝中動向。齊曉陽心不在焉地聽著,突然想起什么,對李德全使用了"帝王之眼"。
一行數(shù)據(jù)浮現(xiàn)在李德全頭頂: 【李德全:大太監(jiān),忠誠度30,擅長權術,對太后忠誠度80】
齊曉陽心頭一震。好個吃里扒外的老狐貍!表面上對他畢恭畢敬,背地里卻是太后的人。
"李公公,"他故作隨意地問,"明日早朝,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嗎?"
李德全瞇著眼笑了:"陛下初登大寶,明日只需靜聽大臣們奏報即可。若有拿不準的,老奴隨時提點。"
言下之意是要他當個傀儡。齊曉陽暗自冷笑,面上卻不動聲色:"有勞公公了。"
回到寢宮,宮女們早已備好熱水。泡在灑滿花瓣的浴桶里,齊曉陽舒服得直嘆氣。這七天在趙家,洗澡只能用涼水隨便擦擦,哪像現(xiàn)在這樣奢侈。
"陛下,這是明日早朝的朝服。"李德全指揮著小太監(jiān)捧來一套明黃色龍袍。
齊曉陽擺擺手:"換那件絳紫色的。"
"這...不合禮制啊。"李德全面露難色。
"先皇喪期未過,朕穿得素些怎么了?"齊曉陽反問。
李德全只得應下,眼中卻閃過一絲詫異。這小皇帝出去七天,怎么像變了個人似的?
次日五更,齊曉陽就被叫醒。穿戴整齊后,他對著銅鏡照了照。絳紫色的龍袍襯得他沉穩(wěn)了不少,眉宇間也多了幾分堅毅——這是七天民間生活給他帶來的改變。
"上朝!"隨著太監(jiān)尖細的唱喝聲,齊曉陽邁入太和殿。文武百官分列兩側,齊刷刷跪倒:"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!"
齊曉陽端坐龍椅,悄悄啟動了"帝王之眼"。一瞬間,滿朝文武頭頂都浮現(xiàn)出忠誠度數(shù)值。大多數(shù)在40-60之間徘徊,屬于不好不壞;幾位白發(fā)蒼蒼的老臣有70多;而跪在角落的一個青袍小官,頭頂赫然顯示著【85】!
齊曉陽定睛一看,系統(tǒng)顯示: 【方維同:七品給事中,忠誠度85,學識淵博,剛正不阿】
"眾卿平身。"齊曉陽抬手,決定試探一下。
大臣們開始依次奏事。戶部尚書錢益謙首先出列:"陛下,江南水患,需撥銀五十萬兩賑災..."
齊曉陽掃了一眼,錢益謙忠誠度只有45,卻有個"貪腐"的負面標記。
"錢愛卿,"齊曉陽慢條斯理地問,"去年國庫收入多少?結余多少?"
錢益謙明顯一愣:"回陛下,去年收入約八百萬兩,結余...結余..."
"據(jù)朕所知,去年結余應有一百二十萬兩。"齊曉陽故意說錯一個數(shù)字,"怎么才過半年就只剩五十萬兩了?"
角落里那個青袍小官方維同突然抬起頭,欲言又止。
"方愛卿有話要說?"齊曉陽立刻點名。
方維同出列跪拜:"微臣斗膽,陛下所記有誤。去年結余實為一百五十萬兩,賬冊在戶部皆有存檔可查。"
朝堂上一片嘩然。錢益謙臉色鐵青,狠狠瞪了方維同一眼。
齊曉陽心中暗喜,表面卻沉下臉:"哦?那就是朕記錯了。錢愛卿,明日把近三年的賬冊都送到御書房,朕要親自過目。"
錢益謙額頭冒汗,連聲應是。
接下來,齊曉陽如法炮制,故意在討論兵部事宜時說錯一個邊關地名,果然方維同又忍不住糾正。幾次三番下來,滿朝文武都看出來了——這小皇帝在故意抬舉那個七品小官!
早朝結束前,齊曉陽突然下旨:"方維同學識淵博,忠心可鑒,即日起擢升為侍讀學士,隨侍御書房。"
這道旨意如同平地驚雷。按慣例,侍讀學士至少是四品官,而方維同只是個七品給事中,這簡直是連升三級!
退朝后,李德全急匆匆地追上來:"陛下,那方維同資歷尚淺,如此破格提拔,恐難服眾啊!"
齊曉陽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:"李公公,朕用人不拘一格。對了,傳旨下去,明日朕要召見京城各大工匠行會的會長。"
李德全又是一愣:"陛下這是要..."
"朕自有打算。"齊曉陽擺擺手,"你先退下吧,朕想一個人走走。"
支開李德全,齊曉陽在御花園閑逛,思考著下一步計劃。系統(tǒng)今早發(fā)布了新任務:【舉辦"天下第一工匠大賽",選拔民間人才,獎勵:初級治國策略包】
正走著,一陣熟悉的歌聲飄入耳中。齊曉陽渾身一震,這聲音...
他快步走向聲音來源,只見一群民間藝人正在排練節(jié)目,為首的女子一襲水綠色紗裙,正指導其他人調(diào)整舞步。
"明月?!"齊曉陽脫口而出。
趙明月回過頭,驚得差點摔倒在地:"小...小七?!你怎么在..."她突然瞪大眼睛,看著齊曉陽身上的龍袍,臉色刷地變白。
齊曉陽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身份暴露了,連忙上前兩步:"明月,你聽我解釋..."
"民女參見陛下!"明月?lián)渫ü蛳?,聲音發(fā)抖,"民女不知是陛下,往日多有冒犯,罪該萬死!"
周圍所有人都跪下了,現(xiàn)場鴉雀無聲。
齊曉陽哭笑不得,伸手想扶她起來:"快起來,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。跟朕...跟我來。"
他把明月帶到一處僻靜的涼亭,讓侍衛(wèi)退到遠處。
"所以...你真的是皇帝?"明月還是不敢相信,"那為什么..."
"微服私訪,體驗民情。"齊曉陽苦笑,"明月,你別這樣,我還是那個在你們家劈柴挑水的小七。"
明月咬著嘴唇,眼神復雜:"可你是皇帝...我是平民..."
"在我眼里,你永遠是那個教我包包子、給我送藥的趙明月。"齊曉陽真誠地說,"對了,你怎么會進宮?"
"太后壽辰將至,召民間藝人進宮表演。"明月小聲解釋,"我們'百草堂'的歌舞還算小有名氣..."
齊曉陽眼睛一亮:"太好了!你在宮里這段時間,能不能幫我個忙?"
"陛下但憑吩咐。"明月又要跪下,被齊曉陽攔住。
"別跪來跪去的。"他壓低聲音,"我準備舉辦一場'天下第一工匠大賽',選拔民間人才。你對京城工匠行會熟悉嗎?"
明月眨眨眼:"我爹有個朋友是木匠行會的..."
兩人正說著,一名宮女匆匆走來:"陛下,太后娘娘請您過去。"
齊曉陽嘆了口氣:"知道了。"轉頭對明月說,"你先回去,改日我再找你詳談。"
看著明月離去的背影,齊曉陽心中五味雜陳。他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與她重逢,更沒想到身份差距會讓他們之間突然豎起一道高墻。
慈寧宮內(nèi),太后正慢條斯理地品茶。齊曉陽用"帝王之眼"一看,心頭一凜——太后的忠誠度只有20,而且有個"危險"的紅色標記!
"皇兒近日可好?"太后笑容慈祥,眼神卻冰冷,"哀家聽說,你今日在朝堂上破格提拔了一個七品小官?"
齊曉陽恭敬地回答:"母后明鑒,兒臣觀那方維同忠心可嘉,學識過人,故而..."
"胡鬧!"太后突然變臉,"朝廷用人自有規(guī)制,豈能兒戲?還有,哀家聽說你要召見工匠?皇帝當以治國安邦為重,那些奇技淫巧有什么好關注的?"
齊曉陽不卑不亢:"先皇曾言'民為邦本',兒臣正是想了解民間疾苦。"
太后盯著他看了許久,忽然又笑了:"看來皇兒長大了。罷了,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,只是別忘了,這朝中大事,還需多與哀家商量。"
離開慈寧宮,齊曉陽后背已經(jīng)濕透。太后明顯對他起了疑心,必須加快行動步伐了。
回到御書房,方維同已經(jīng)候在那里。見到皇帝,他立刻跪下:"微臣叩謝陛下知遇之恩!"
齊曉陽扶他起來:"方愛卿不必多禮。朕問你,可知道先皇為何突然駕崩?"
方維同臉色大變,四下看了看,壓低聲音:"陛下,此事...確有蹊蹺。先皇臨終前半月,曾召微臣秘密擬旨,要徹查戶部虧空。可第二天,先皇就突發(fā)惡疾..."
齊曉陽心頭一震。看來先皇之死,很可能不是自然原因!
"朕知道了。"他沉聲道,"此事你暫且不要聲張。對了,朕準備舉辦一場'天下第一工匠大賽',你幫朕擬個章程。"
方維同雖然疑惑,還是領命而去。
夜深人靜,齊曉陽獨自站在御花園中仰望星空。短短幾天,他已經(jīng)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皇帝,開始觸摸到這個龐大帝國的脈絡——朝堂上的明爭暗斗,先皇離奇的死亡,太后可疑的態(tài)度...
還有,那個在包子鋪里兇巴巴卻又心軟的姑娘,現(xiàn)在知道他身份后,還會用那種明亮的眼神看他嗎?
系統(tǒng)界面突然閃爍起來,新任務詳情展開: 【天下第一工匠大賽:選拔各行業(yè)頂尖匠人,為改革積蓄人才。注意:比賽中可能發(fā)現(xiàn)與先皇之死有關的線索】
齊曉陽握緊拳頭。不管前路多艱難,他一定要查明真相,做一個真正的明君。
而這一切,就從那個讓他與明月重逢的工匠大賽開始...
"陛下,此事萬萬不可啊!"
早朝上,戶部尚書錢益謙聲嘶力竭地反對著,額頭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。齊曉陽端坐在龍椅上,目光掃過滿朝文武。通過"帝王之眼",他能清楚地看到大多數(shù)大臣頭頂懸浮的忠誠度數(shù)值都在劇烈波動——這些人不是反對工匠大賽本身,而是害怕改變。
"錢愛卿,"齊曉陽慢條斯理地開口,"朕不過是想看看民間有何能工巧匠,為何就萬萬不可了?"
錢益謙跪伏在地:"陛下明鑒!自古士農(nóng)工商,工匠之流不過奇技淫巧,怎配入天子法眼?更何況舉辦大賽耗費錢糧,如今國庫空虛..."
"錢大人此言差矣。"站在文官隊列末尾的方維同突然出列,"《周禮·考工記》有云:'百工之事,皆圣人之作也。'工匠技藝關系國計民生,豈可輕視?至于費用,微臣核算過,若妥善安排,不過千兩白銀足矣。"
齊曉陽嘴角微翹。這方維同果然不負所望,不僅學識淵博,還有實際辦事能力。短短三天就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大賽方案,連預算都做出來了。
"方愛卿所言極是。"齊曉陽順勢道,"朕意已決,下月初五舉辦'天下第一工匠大賽',優(yōu)勝者將獲重賞,特別杰出者可入工部任職。"
朝堂上一片嘩然。讓工匠入朝為官?這簡直打敗了千百年的傳統(tǒng)!
工部尚書周正德——也就是那個在街上欺凌商販的周公子的父親——立刻出列反對:"陛下,工匠粗鄙,不通禮數(shù),如何能為朝廷命官?此例一開,恐天下士子寒心啊!"
齊曉陽瞇起眼睛。通過"帝王之眼",他看到周正德的忠誠度只有35,而且有個"結黨營私"的負面標記。
"周愛卿多慮了。"齊曉陽似笑非笑,"朕聽說令郎前些日子在街上'體察民情',想必對工匠之流頗有了解?"
周正德臉色刷地變白,顯然沒想到皇帝會知道這事,連忙低頭退下。
退朝后,齊曉陽剛回到御書房,李德全就匆匆進來:"陛下,太后娘娘請您過去。"
齊曉陽暗自嘆了口氣。自從宣布舉辦工匠大賽,太后已經(jīng)第三次"召見"他了。每次都是一番訓斥,說他"不務正業(yè)""有違祖制"。
慈寧宮內(nèi),太后正在賞花。見齊曉陽進來,她頭也不抬:"皇兒近日政務繁忙啊。"
"兒臣參見母后。"齊曉陽行禮,"不知母后召見有何教誨?"
太后終于轉過身,保養(yǎng)得宜的臉上看不出喜怒:"哀家聽說,你堅持要辦那個什么工匠大賽?"
"正是。兒臣想..."
"荒唐!"太后突然提高聲調(diào),"你是皇帝,不是市井小民!整日與那些下等人混在一起,成何體統(tǒng)?"
齊曉陽不卑不亢:"母后,先皇曾言'民為邦本'。工匠雖地位不高,但其技藝關乎國計民生。兒臣只是想了解民間實情。"
太后盯著他看了許久,忽然笑了:"罷了,既然皇兒執(zhí)意如此,哀家也不再多言。只是..."她招手喚來一名宮女,"這是青鸞,心靈手巧,對工匠之事也略知一二。就讓她隨侍左右,也好幫襯一二。"
齊曉陽看向那名宮女——約莫十八九歲,眉目如畫,舉止端莊。但"帝王之眼"顯示的數(shù)據(jù)讓他心頭一凜: 【青鸞:太后心腹,忠誠度15,擅長用毒】
"多謝母后美意。"齊曉陽表面欣然接受,心中卻警鈴大作。這分明是太后安插在他身邊的眼線!
回到御書房,齊曉陽立刻召來方維同和蕭景琰。蕭景琰自從那日街頭救駕后,已被齊曉陽提拔為禁軍統(tǒng)領,忠誠度上升到了75。
"兩位愛卿,"齊曉陽壓低聲音,"工匠大賽籌備得如何了?"
方維同拱手:"回陛下,告示已張貼全國,各地工匠踴躍報名。只是..."他猶豫了一下,"太后那邊..."
"無妨。"齊曉陽擺擺手,"朕自有分寸。蕭愛卿,大賽期間的安全就交給你了。"
蕭景琰肅然道:"臣已調(diào)派精銳,定保陛下周全。"
齊曉陽點點頭,突然想起什么:"對了,京城'百草堂'可有人報名?"
方維同翻了翻名冊:"有個叫'趙明'的報名參加醫(yī)藥組,據(jù)說是'百草堂'的學徒。"
趙明?齊曉陽心頭一動。這肯定是明月女扮男裝!他強忍笑意:"好,屆時朕要親自看看這位'趙明'有何本領。"
大賽當日,京城西郊搭起了數(shù)十個彩棚,按不同行業(yè)分組比試。圍觀百姓人山人海,熱鬧非凡。齊曉陽微服混在人群中,身邊只帶了蕭景琰和幾名便衣侍衛(wèi)。